第(2/3)页 “早些年,寺庙被冲砸过,菩萨都缺胳膊少腿,谁还会来烧香拜佛呢?” 会平师太所说的“早些年”应该是指激荡岁月。这个时期,寺院和菩萨被贴上了封建迷信的标签。红卫兵为了表明彻底革命的精神,他们冲进寺院,砸毁菩萨。 “上面很关心这件事情,已经有人来看过来了,修缮的费用不日就会拨下来。”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把提振和发展宗教事业提上了议事日程。 “师太,我们听说贵寺的房子对外出租?” “寺院的房子从不对外出租,有些施主想在寺院住几宿,寺院会行一些方便,施主给一点香火钱,寺院的房子空着也是空着,附近一些人家家中来亲戚,在本寺住上一两个晚上也是有的。这些人,本寺是不收钱的。” “寺院里面现在还有借宿的施主吗?” “有一个施主。此人在寺中已经住了一段时日。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去意。” “这是何故?” “她想在这里剃度出家,一定是感情上遇到波折。” “多大年纪?” “三十岁左右。” “是哪里人?” “佛门不问来处。” “有一个叫王洪宝的人曾经在贵寺住过,您还记得吗?” “记得,姓王的在街口开了一个家具店,他们夫妻俩住在本寺,姓王的经常向本寺捐香火钱,得空了,他也会在大殿里面烧几柱香,拜一拜菩萨。” “姓王的在寺院住了多长时间?” “三年左右。” 王洪宝真会选地方。 “王洪宝夫妻俩都住在寺院,这合适吗?” 寺院是烧香拜佛的地方,男人住在这里已经很不合适,夫妻俩双宿双栖在寺院,这就更不合适了。 “本寺的香火已经断了多少年,过去,这里有几十个尼姑,香火旺得很,一九六七年,世道突然大乱,一群异教徒冲进寺院,把一个佛门净地弄得乌烟瘴气,从来没有断过的香火断了。” “断了香火也就断了尼姑们的生路。有些尼姑实在撑不下去,还俗的还俗,有的另寻别处去了,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没有地方可去,就只能老死在这里。” “这里还有寺院的样子吗?世道一乱,就没有那么多的讲究了,既然菩萨都自顾不暇,那还顾得上佛门的清规戒律呢?” “王洪宝夫妻俩住在那间禅房?” “住在后院的沉香阁一间禅房里面。” “那间禅房现在还有人住吗?” “那间禅房现在空着。” “您能领我们去看看吗?” “行,我领你们去看看。”会平师太站起身,从香案上拿起手电筒,从香案的抽屉里面拿出一串钥匙。 大家跟在会平师太的后面走出禅房。 马婆婆庵的夜,出奇的安静;因为参松古柏的遮蔽,显得愈发阴沉,如地狱般诡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