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暖心被-《吕布不可能这么猛》


    第(2/3)页

    吕布问:“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徐州下辖各郡各县,木牛车、曲辕犁、温侯水车的制造和推广情况如何了?”

    工槽主薄回道:“木牛车发展最好,各地木匠铺都有制造,轮子各种各样,大小不一样,运输物资上更加的便利了。温侯水车造价昂贵,多是大户制造使用的。曲辕犁大户换的比较多,小户还是不舍得换。”

    一个犁子百十文钱,对于普通老百姓也是大件东西,不舍得换也在情理之中。

    “行文各郡县,安排曲辕犁的展示,多多耕地给百姓观看,让大家了解曲辕犁的价值。”

    “好的大人。”

    工槽主薄记录下来,安排行文下发各郡县工槽衙门,宣传推广曲辕犁。

    吕布看了看旁边的陈宫:“公台,火炕推广进行的如何了?”

    陈宫摇摇头:“大户人家里有火炕,有火炉,冬季取暖不是问题。普通人家大多修建了火炕了,官府只宣传,只传授技术,不干涉村民具体实施。要我说呢,让村民修火炕还不如发放一些棉被。”

    “发放棉被?有什么具体方法吗?”

    “主公的要求是不冻死和少冻死人,今年老天爷给面子,风调雨顺,粮食大丰收。各家都有吃的,但是每个村都有极个别的穷人还是有的,每家发放一丈粗布,一床棉被,帮助困难百姓过冬。整个徐州也不过六七千户这样的百姓,花不了多少钱。”陈宫说出他的方案来。

    “我倒不是在乎这点小钱,主要是担心能不能发放到需要的人手里。”

    陈宫笑道:“主公放心好了,大汉的风骨还在,地方士绅要是谁敢捞这救灾的东西肯定会被喷死,最少九成都能发放到位。”

    “好,那你安排统计,我负责协调物资,过几天就发放下去。”

    “好的主公,现成的资料都有,重新统计一下用不了几天。”

    徐州刺史府现在拥有完备的管理体系,统计这样的数据还是很快的,同样的道理,想做点滴水不漏不可能的,没那么高效的行政,能有八成落到实处。

    傍晚,吕布独自一人来到兵营外的仓库里,过来是要兑换物资的。

    兑换的是老粗布,八十年代棉线的老粗布很流行的,比帆布稍微薄上一些,保暖,厚度好,结实耐磨,一般都是些简单的大花格子的布。

    对待百姓不能太好,对百姓太好了容易滋生懒汉。

    按照一人五尺的布料发放,能做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是足够的。冬天穿这个做外套,里面再加点,也难保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