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万里(三)-《赤唐》
第(2/3)页
他这话说的倒是不错,李怀忠本是栗特人,名为达伽蓝。后来因为在高仙芝高帅荡平诸胡的军事行动中表现出色,被皇帝陛下赐以国姓,并许之以怀忠。大唐极少赐国姓予人,遍观国朝也只有英国公李绩这样的开国功臣才受到如斯礼遇。皇帝陛下不惜赐名予李怀忠,自是因为看重俱兰城在河中的位置。
他老人家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大唐军队彻底控制河中,将帝国的版图重新延伸到原波斯都督府故地。要完成这样一项壮举,首先要解决的便是粮草辎重的输送问题。如果说攻克碎叶城是打开了通往河中之地的门户,那收复了俱兰城便相当于在安西军西进道路上获得一个重要的中转站。如果李怀忠真心实意的投靠大唐,那么安西军的粮草辎重便不需绕远,完全可以从俱兰城输送,这样安西唐军所面临的补给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当然,李怀忠的诚意需要用时间来验证,至少在眼下,安西军不会将自己的粮草辎重悉数交给一个刚刚投诚不久的胡人。
李怀忠显然对于自己受到大唐皇帝赐名感到无上荣幸,点了点头道:“某得天可汗如斯亲睐,敢不效死命呼?某直恨不得此刻亲自提刀弯弓替大唐拓土开疆!”
李怀忠这番话说的慷慨激昂,引得吐沫横飞,胡须乱颤。
李括见他这番模样,只觉憨厚可爱,便道:“陛下仁德,不会主动兴战致黎民苍生于不顾。”微顿了顿,少年却是将声调微微调高:“可是若有人捋我大唐虎须,我们也不介意用手中的刀剑给他们以足够的教训。”
李怀忠不知少年所说之话何意,只欠了欠身子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李括见火候已经差不多,便轻顿了顿酒杯笑道:“我知李国主整日忙于政事,夙夜批阅奏折。不知您是否知晓俱兰城沿线甲士调度情况?”
他这话说得虽是委婉,但李怀忠如何不知少年所说是为何事?他心中微微一沉,轻搓了搓手掌道:“这城中的甲士兵卒自是居多,沿边县所亦会有所布置分配,不知都督所说具体是在何处?”
李括见他将皮球又踢回给了自己,心中隐隐微怒。
“咳咳。我的意思是,不知国主是否发现俱兰国沿线有军队经过?”
李怀忠闻言立刻警觉了起来。他早先便听到西边传来的风声,说高仙芝所率的三万大军与大食人在怛罗斯展开激战,后来安西军力有不逮被大食人一举击溃,仓促之间渡过怛罗斯河向东归去。
这些时日来,也频频有地方官员奏报,发现不少溃兵从西边而来,途径俱兰国往东而去。只是他们一来不能确认这些人的身份,二来人手不足以与他们抗衡,便只目送他们东去。
当初,李怀忠便怀疑这些人是大唐的溃兵,只是他们多是小股成行,并未形成规模,自己也就没当回事。现下李括竟主动提起了此事,看来八成是真的了。
“李将军若说的是别过军卒,某倒是发现了一些。不过这些人多是些丢盔弃甲的散兵游勇,应该是些乌合之众罢了,定不是李都督所要找寻的军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