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社稷(一)-《赤唐》


    第(2/3)页

    皇帝陛下所说确实非虚,从奏疏的内容来看,安西斥候在葱岭一代发现大量不明身份的游骑。虽然还不能确定他们的身份就是大食人,但基本已是不离十。何况大食人向呼罗珊一代增兵已非一rì两rì,布哈拉更是重兵集结,来往行商皆需验明路引文书严防jiān细混入。

    纵观如今天下,番邦中也就大食人能与大唐相抗衡。

    “高仙芝向朕诉苦,说安西地广人稀,兵力严重不足,无法做到戍守好每一处堡塞。只是他可知道,朕也是无可奈何啊。”李蛮摇了摇头接道:“我大唐刚与吐蕃展开了一场大战,北面又得提防着契丹和奚人哪有多余的兵力给他高仙芝增补边防。”

    “陛下,以微臣之见,大食人觊觎我安西四镇久矣,不得不防啊。不如调淮南团练兵入关,随高将军增防边关。”答话的正是现在风头正劲的大唐左相杨钊,在他看来,中原诸州县的团练兵并无太大用处,不如调入安西供高仙芝调遣。这样,高老头手里有了足够的兵,就不会三天两头的上折子,发牢sāo。他们这携廷大员耳根也就落了清静。

    “调团练兵入安西?”李蛮蹙起眉头,细细忖度着。这倒也是一个法子,只是这团练兵从没有上过战场,可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

    “陛下,万万不可王鋓抢过话头,言辞反对杨钊的主张。”王鋓剜了杨钊一眼道:“这团练兵仅仅是做州县防卫之用,其战力不可与中原禁军相比,更不可能跟边军相提并论。我大唐jīng锐兵力多出自安西、幽燕两地。调团练兵入安西,还不平白落了高仙芝笑话,说我大唐无可用之人吗”

    他倒不是真的认为团练兵的战力有多么不堪,只是凡是杨钊支持的观点他就要反对。老相李林甫的离奇病倒让朝中势力突然失衡。一向低调的杨钊突然发难,接连把许多李相爷的嫡系外放到偏远州县,这种明升暗降,钝刀子割肉的手法实在高明。若是不做抵抗,不出几年,朝中李相爷的门生故吏还不得被姓杨的清洗了个遍?

    他王鋓身为李林甫的左膀右臂,李党的股肱,自是与李林甫唇亡齿寒。在这个生死关头,如何能不斗,如何能不争?凭什么他杨钊可以一步登天梯,难道就因为他死皮赖脸攀上关系的远房族妹在宫中做贵妃?

    “王大人此言差矣”杨钊可不是好惹的主,既然他王鋓亮了剑,自己就不会挂免战牌不就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京兆尹吗,下一步收拾的就是你

    “杨某认为,战力在将不在兵老话讲的好,千军易觅,一将难求。凭借高仙芝将军的手段,什么样的兵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何况,jīng兵也是练出来的。中原州县的团练兵之所以战力稍差,就是因为没有杀过敌,没有见过血。这次派团练兵入安西,就是要用实战历练他们,只有如此,我大唐的兵力才能够保持实力均衡。”

    王鋓亦是不甘示弱,扬了扬脖子道:“杨大人好一番书生气战场非儿戏,让团练兵对着大食人的长枪历练?让团练兵对着大食人的弯刀历练?都是我大唐子民,陛下怎么忍心他们去送死”

    “够了”见二人越吵越过分,李蛮愤恨的重拍了一记桌子。这些他的左膀右臂,这些他的股肱重臣,脑子里顾虑的尽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若是放在平时也就罢了,毕竟他是天子,富有四海,不会在意那一点恩惠。至于以公谋私,只要不太过分,不触及自己的底线他都不会太过追究。

    但现在是什么时候?大食人正打着安西四镇的注意,这些股肱重臣还有心思在这里勾心斗角,思量着怎么算计对方

    “团练兵一事暂且不提,李爱卿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李蛮冲李括点了点头,吩咐道。

    “臣遵命”李括拱手行了一记军礼,思量了片刻道:“以臣愚见,与其舍近求远调团练使入安西,不如再次于关中募集长征健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