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恐怕我无法采纳。 关于《青花瓷》的编曲,我已有自己的构想。” 听到这话,许松微微挑眉,心中暗自惊讶。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音乐才能仅限于词曲创作,没想到苏恒竟连编曲都精通。 这是否意味着他的才华太过溢出常理?但他面上并未流露出不满,反而笑道:“早知苏先生已胸有成竹,我就不献丑了。” 苏恒沉吟片刻,接着说:“我们的目标我心知肚明,但我目前无意涉足歌坛,只能抱歉了。” 许松轻轻摆手,解释道:“苏先生误会了,我来找你并非为了签约,而是希望能与你展开合作。” 合作?苏恒的兴趣瞬间被点燃,他立刻明白许松的意图。 签约意味着失去部分自由,而合作则意味着双方平等,各自发挥所长。 他开口道:“对于合作,我倒是很有兴趣,倒想听听你们的计划。” 他们选择了一家宁静的茶馆,选在一个幽静的包厢落座。 陆轩主动去泡上香茗。 两人落座后,许松直截了当地说道:“苏先生,我了解过你的现状,签约可能并不适合。 但我们能携手共进。 简单来说,版权归你,但在歌曲推广上,你可能缺乏经验和时间。” 许松继续道:“这部分,我们可以提供,六四分成的利润分配。 你只需专心创作,其余交给我们来打理。” 苏恒陷入沉思,权衡着利弊。 长期来看,自己亲自处理的确繁琐,但如果交给许松的团队,无疑能节省大量时间,让他有更多精力去探索其他可能。 然而,一个疑虑在他心头浮现:许松所属的海叠集团是国内顶尖音乐巨头,旗下艺人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合作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考量? "苏总的见解果然犀利,直指核心。” 许松微笑着开启话题,"的确,合约中会有额外条款。 简单来说,您的前两部作品,或者是前二十首歌的推广和运作,将由我们公司全权负责。” 苏恒深思片刻,断然回应:"我明白,系统的歌曲都是业界瑰宝,每一首都具备极高的市场价值。 商业运作,自然是追求效益最大化。” 他毫不犹豫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许松闻言,眉宇间再次显现思索,轻抿一口茶,道:"确实,运作音乐项目并非易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