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遴选考试的试卷由省委党校的几名专家老师负责改卷。 阅卷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有一个傻子,没有意识到考题已经换了,还是按照原来的答案涂卡。 梁江涛原本没想着能钓到鱼,没有想到还真有人上钩,逮到了! 此人绝对有问题! 立刻让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顺藤摸瓜。 很容易就查清了,是人事部印厂那边出了问题。 几个工人是个惯犯,通过这种方式捞了不少钱。 背后还有一个经验丰富的销售网络。 他们精准营销,售卖不求多,专挑那些有钱、 有地位的人,确保安全,以便这个生意能细水长流。 公安机关很快把他们都抓获。 略一审问,又供出了很多买考题的人…… 他们的客人不都是散客,有的是常客。 比如有地方人事局的人,他们不会大规模卖题,每年卖上那么几个,能赚不少。 在地方上,很有名气。 有的人,会连续买好几年。 买到了真题,最后也不一定考上........ 还有一些这次买考题的人,根本没有通过筛选,也就没有资格参加考试。 呜呼哀哉。 对于这些“作弊未遂”的人,也没有办法给处分,只能给予严厉的批评。 是他们的不够优秀救了他们…… 而已经作弊了的,不只是考试资格取消,还要给予严厉的党纪政纪处分! 在改卷的过程中,梁江涛还发现了一个重大问题。 起初,他让李航去把申论前十名的卷子调给他,他要好好看一看。 这并不是想审查什么,他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只是想看看这届考生的水平。 没想到,一看之下就发现了问题。 其中有三张试卷,水平很一般。 怎么可能获得那么高的分数呢? 要知道,负责改卷的都是省委党校的专家,一张卷子都是至少两个人看,是不会出现这种失误的。 这三张试卷,跟其他的有明显的差距。 明明五十分的水平,却得了七十分,这很不正常! 赶紧让人查这三名考生。 一查背景,很容易发现的问题,或者是他们三个的共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