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终于,一段时间后,局长给予了“不错”的评价。 梁江涛想,我实在是尽力了,又不是专门做学问的,也只能做到这样了。 不过后来听人说,能得到局长一句不错评价的,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当然,梁江涛也不忘把文章拿给两位爷爷、干爹、晏清部长他们看,让他们提出批评意见。 挑的毛病越多,他成长得越快。 这些大佬写作上不一定擅长,但在思想上、理论上肯定都有过人之处,指导梁江涛,高屋建瓴,往往能一语点醒梦中人,让他受益很多。 就这样,梁江涛的写作能力和理论水平飞速提升。 这种能力,在地方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层次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他们主要是看领导力和执行力,但再往上走,到了省部级领导层次,理论水平就很关键了,能不能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对以后更高等级的成长是有突出作用的。 这一块,相当于那些中y部委出身的干部来说,是梁江涛的短板。 所以知道了后就要加紧追赶。 皇天不负苦心人! 爷爷还送给了他一个大字,上面写着“藏”! 爷爷的书法,自成一体,很有味道。 还给他说了一段很有意味的话,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世人都爱盛夏的热烈,却苦恼于寒冬的寂灭。 却不知,人和事升华的关键,就在一个藏字上。 没有冬藏,就没有春天的生长。 没有积蓄力量,就没有未来持续的爆发。 藏,是积累,是反思,是质变到量变的关键。 梁江涛能体会爷爷的苦心。 之前,她就和林爷爷、唐爷爷一起提醒过自己,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要锋芒太盛,而要韬光养晦。 自己也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很多时候,他控制不住。 从未来回来的他,看到了太多的问题,叠加他的出身和理想,总迫不及待地想着办好! 于是乎,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这个问题。 现在看,他的道路是一帆风顺的,也得到了很多领导的欣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