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黎上看了眼珊思,又低头瞅怀里的小姑娘:“以前我一个人,对未来的想法仅仅是吃喝不愁花用随意。后来遇见了珊思,有了孩子,这想显然就不够了。”面上虽带着和煦,但开口却无比郑重,“我得为我的家我的子孙后代再多想一些。” 一语说到洪南枫的心坎,他再次环望四周。这地,建个几百户的大村落…足够了。 黎上继续道:“一开始我并没有想到建村…” 建村?洪稼维心头一震。不止他,洪家除了两老,都惊住了。 “珊思是在弘江城辖下的塘山村,生的久久。塘山村过去不是什么大村子,但自村里来了位医术高明的大夫后,附近村子的人家为了看病方便就慢慢地往塘山村那挪。塘山村便逐渐地发展了起来。” 提什么塘山村?辛珊思扬唇。 黎上说着:“离开了塘山村,我就陪着珊思到处看地。我们去了很多地方,途经了很多地方,遇上不少事不少人。” 洪家几个男儿羡慕了,不算上此次崇州之行,他们中也就长兄随长辈去过南边。 “思想慢慢开阔…”黎上凝目:“不论世道乱否,咱们寻常百姓求的都是一份安稳。一人力薄,两人力小,三人力犹不足,那众人呢?” 建村?洪稼润回头看官道,又望向西北、东南。 “论地,”钱英言:“盛冉山这块确是极佳,不但通达四方,还背倚山水。与荀家屯作比,这方距崇州七十里,稍微远了点,但远也有远的好。荀家屯离崇州很近,得益是多,可发展上也多受崇州局限。盛冉山这里就不一样了,它受崇州的影响不大,能发展到何境况,多看这村子的掌事人。人多大才,这方便有多大前途。” 相处了一段时日,辛珊思早发现了,她这个三舅娘很有见地,话虽不多,但其每次出声都能说到重点上,实是个内秀之人。 洪南枫点首,老三家的说的对极。 黎上也不含蓄了,把黎久久交给她娘,抬手拱礼:“外祖、几位舅舅,建村事大,单靠三五数人想法,难达高远。我们想请你们一同参与其中。” 辛珊思接话:“外祖、舅舅们都是读书人,应在书中见多了盛与衰。你们就没想过自己亲手建立起一村一镇一个传奇之地吗?” 站在洪稼维身后的洪华勤,眸子亮了,他读了二十年书,在家中私塾闭馆书斋被封后,心似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布,迷迷茫茫灰暗一片。前路在哪,他看不到。可现在…他仰首上望,青天之下,鹰振翅过山顶,美如画。 洪稼昇吞咽,亲手建一村吗?他还真从未想过这茬。 梁凝盈回过神来,扭头看向丈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他在哪她就在哪。洪华启比较激动:“姐,咱们一定要在路边多建些铺子,拿来卖。” “不愧是姐弟,想一块去了。”风笑笑道:“之前夫人就说要划出街道来,街道两边都建上铺子。” 黎上察着四个舅舅的神色,又加把火:“其实我还有一思,书院。” 洪稼隆喉间滚动了下,那是他的梦。 大冷的天,洪稼润身心滚烫,天下不会一直这样不重文贤。一旦重起文贤,那他们这些读书人便不会再被无故糟践。洪家开的书院吗? 黎大夫厉害!辛珊思真心佩服。就现世,哪里的房子最紧俏?必是学校边上。黎大夫的医馆聚人气,再有座书院镇着,他们武林村的将来可谓光鲜亮丽。 “我不管你们…”洪华启往他姐身后一站:“我跟我姐一道建村,洪家的书院第一任院长,你们不当就给我…” “你爹我还没死呢。”洪稼润看向父亲。 洪南枫望着外孙女婿,“书院”二字让他肚里的心一下就坚定了。他洪南枫虽已满头白发,但仍有向往,移目看儿孙:“建村,首先要有个规划。怎么建,花用多大,能不能落实?这些都要经过仔仔细细一遍又一遍的考察、丈量、算计。咱们不能光靠想象,走…先去转转。” 凡清见外祖转身,轻轻拉了拉师姐,小声道:“同意了。” 辛珊思笑了,揽住他的肩,跟上走在前的人:“昨天学的字,今个还记得吗?” “记得。”凡清说:“昨日外祖教了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我还学了师姐的名字,阎晴和辛珊思,明天学久久的名。陆伯说,久久的名字很多个。大名,黎九瑶,乳名久久、小丫丫、小肥丫、小胖丫、小肉团、小猪丫…” 冷芒刺背,陆爻不敢回望。 一行从盛冉山回到荀家屯,天都见黑了。这夜,洪家除了洪老太睡得着,其他都跟烙饼似的在炕上翻来覆去。次日早饭才吃完,洪稼维兄弟四个就聚到一块说话。华字辈几个小的则挤到陆爻屋里,铺了张大纸在炕上,涂涂画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