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但是,这个大明,似乎,跟历史上的不大一样! 因为,没有李自成这个人! 又或许,正如下面的人所说,这人没有登入户籍,所以暂时查不到! 管他呢! 国事我管不了,捞钱才是大事! “皇上,微臣确实是毕自肃的兄长! 但,微臣是大明的户部尚书! 户部的钱,每一个铜板,微臣不敢乱用! 微臣,没钱! 被劫持的弟弟,他们要杀便杀!微臣绝无二话!” 毕自严的回答斩钉截铁,慷慨激昂,就连怒发冲冠的朱由检,也为之动容。 “辽东军的军饷,究竟是怎么回事?不是发了吗?”朱由检目光如炬,语气却有所缓和。 毕自严也不惊慌,缓缓说起“发饷”与“欠饷”之事。 此时的辽东,马步炮兵共计四万五千人,就算忽略各级将领的俸禄,每月都要支出九万两银子的俸禄! 对于战场拼杀的兵卒来说,每月二两银子的俸禄,着实少得可怜! 即便如此,每人每月的二两银子,也无法按时发放! 因为,辽东的支出,不仅仅是俸禄! 粮草与军械的转运和消耗,徭役的征召,城墙的修补,阵亡或伤者的抚恤,打了胜仗的犒赏,等等, 平均算来,每月至少需要二十五万两银子! 一年下来,差不多就是三百万两! 这,还是在没有扩军,没有新建城池的情况下! 自万历皇帝末期,自萨尔浒之战后,大明的财政逐渐入不敷出! 九边驻军因为欠饷,基本已经溃散! 就算至关重要的辽东战场,欠饷之事也时有发生! 去年,前年,全国各地欠缴的赋税,就达五百万两之多! 如今的户部,只剩下不到百万两银子! 毕自严所说的“发了军饷”,是补发的六个月以前的欠军! 如今,就算户部的银子全部拨往辽东,也无法补足所有的欠饷! 然而,全国各地,灾荒和民变四起! 不仅赋税收不上来,需要救济的地方更多! 户部,确实拿不出钱了! 仅剩的那点银子,只能用在救命的辽东! 如果辽东都保不住,大明就真的完了! “裁驿站!继续裁!省下的银子,必须足额上缴!魏忠贤,你亲自督办此事!” “诺!” 魏忠贤恭敬地领命,朱由检还是叹息不止。 他知道,就算裁光所有驿站,就算这笔开销能足额上缴,也不过百来万两! 而且,还要明年才能征收入库! 远水,难解近渴! 但,除了裁驿站,朱由检实在是别无他法! “朕,出二十万两!户部出十万两!十日之内运抵辽东! 朕,不想听到辽东还有兵变!” 闻言,毕自严扑通跪地,感激涕零。 三十万两,确实不多,也就一个月的欠饷! 但至少,暂时可以稳定军心! “万岁爷,既然严大人抽不出身,往陕西、山西运粮之事,就交给小奴去办吧!” 王立主动请命,朱由检欣慰一笑,魏忠贤也上前请命:“万岁爷,小王公公刚刚返京,舟车劳顿,这事还是老奴去办吧!” “万岁爷,小奴不觉得累!运粮赈灾就是为朝廷分忧,小奴就算累死也绝无二话!所以,还是小奴去办吧!” “万岁爷,老奴已经活了六十岁,也差不多了!就算被乱民打死,老奴也不皱下眉头!万岁爷,还是老奴去办吧!” 殿上,东西二厂,一老一少两位厂公轮番请命,朱由检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众臣都不愿去。 但,魏忠贤和王立各怀鬼胎,这才抢着去! 因为,魏忠贤在大同藏了二百万两银子,王立是知道的。 而王立,也在大同城外藏了二十万两银子,魏忠贤并不知道! 趁着运红薯去山西赈灾,正好把银子取回,没人会怀疑! 两百万两银子,数额实在太大! 如果错过这次的机会,恐怕等到猴年马月,才能再找机会取回银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