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清州,清国。 清国是大夏天朝无数诸侯国之一,综合国力可排在大夏天朝诸多诸侯国的前一百名,是非常有名气的一个诸侯国。 当然,这个名气除了来自实力,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因素。 其特殊的社会制度。 在清国,人分两等。 生而衣食无忧的清族,生而卑贱的易族。 凡清族人,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每年都可以从朝廷领取一定数量的俸禄。 而他们的俸禄,则来自易族。 朝廷有令,凡易族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必须向朝廷缴纳供养税,以赡养国内的清族人。若是无法上交足够的供养税,轻则变为奴隶,重则直接处死。每年都有大量的易族人因为无法缴纳足够的供养税成为奴隶,或者被当做典型处死。 除了供养税外,清族可以享受大夏天朝的公学。 而易族,不论是贱户,还是官籍,都不能享受公学教育。 也就一些早年投靠清族的易族贵族们,可以获得格外的恩赐。 清族对易族的压迫,早已经让易族恨之入骨。 然清族势大,更有天朝庇护,易族纵然恨之入骨,也无可奈何。 倒也不是没有易族想要反抗,但这些反抗全部以失败告终。 无一幸免! 然而失败并不能解决问题,更不能化解矛盾,只能让矛盾与仇恨更加沉重,更加可怕。 在这看似平静的背后,大量的易族在寻找着改变的机会。 他们以白莲为标志,密谋改天换地! 称混元白莲教。 清国,一处小城。 虽是小城,但亦有人口十数万。因远离清国繁华富裕之地,故而清族人极少。 同时,这小城还有一个不同寻常之处。 这是易族混元白莲教的总部! 城中官吏,小民,几乎全都是混元白莲教的人。 要说混元白莲教,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白莲教。曾经的白莲教兴盛无比,强者无数,信徒数以亿计,是天下少有的修行圣地之一。但因为理念与礼教不符,违背了大夏天朝的利益,在一千多年前的天朝与宗门之争中被大夏天朝灭门。 不过白莲教虽然毁灭,但尚有极多的弟子门人流落民间。 他们虽然不是白莲教的核心弟子,但也掌握了部分白莲教的神通术法。从此以后,白莲教散布天朝各处,衍生出来的流派有数万种之多。混元白莲教,就是其中之一。 说到混元白莲教,却是不得不说混元白莲教的现任首领。 其名王聪儿。 散修出身,半路加入混元白莲教,但因为天资非凡,短短时间就将混元白莲教的神通术法修行到了极高的境界。 而今已经是五境天象境的强者。 数年前,王聪儿被推举为混元白莲教的首领。 小城,一处看似普通的宅邸内热闹非凡。 布置了数十道结界阵法的密室内,有十数人聚在一起。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有人身着商贾服饰。 有人身着官服。 亦有人身着礼教书生服饰。 还有人身着普通农户服饰。 若是只看外表,这些人几乎不可能聚在一起。 但在这里,他们却有着相同的身份。 混元白莲教的骨干! 此时,这些人聚在一起,却是因为同一件事。 不久前,刘贤引发的宏源异象! 十数人聚在一起,情绪激动,兴奋无比。 “哈哈哈,痛快,痛快啊,未曾想到天下还有这般神人。我愿天下百姓人人有饭吃,再无饥饿困苦。我愿天下百姓人人有衣穿,再无饥寒交迫。我愿天下百姓人人有书读,再无无知愚昧。我愿天下百姓人人有房住,再无寒风冰雨。这是何等恢弘志愿?”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哎,本以为我等大事不可能成功,未曾想到竟然在此时遇到如此圣贤。此圣贤有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之心,有让天下百姓衣食无忧之志,真是我等福气,我等机缘。” “说到此事,诸位道友可知道这成圣的强者是何方神圣?” “凡成圣者,无不是闻名天下久矣的顶尖强者,无上帝尊,但并未听说那位尊者近期有祭祀天地,渴求成圣的传闻。” “这事我倒是有所耳闻,在天墟中有传言,说是关外道门门主刘圣贤。” “什么,道门,就是那个最近将天下闹得风风雨雨的道门?” “嘶,只听说道门门主狂妄无知,目无礼法,不尊天帝,没想到竟然已经是圣人至尊。难怪此人如此胆大包天,连天帝的面子都不给。同为圣人,纵然刘圣贤初入圣境,并非天帝对手,但想来也差不到哪里去。” “说起来,我倒是了解过刘圣贤。” “伱们可曾听说过最近关外闹得风风雨雨的免税事件。” “免税,何事?” “听说刘圣贤拿下关外之后,不久就免了关外的粮税,随后还定下规矩,凡五十岁以上的普通百姓每月可以领取五十斤粮。” “什么,此事当真?” “应当是真的,天墟中传得沸沸扬扬,很多修行者都在嘲笑道门自寻死路,不知所谓。” “嘶,若是如此,这位刘圣贤当真是心怀天下,心怀众生,难怪能够许下如此宏愿。” “天下能出这等圣贤,真是我等的福分,天下百姓的福分啊。” “可惜清州距离关外太远,否则我定要前往关外拜见刘圣贤。” 诸多混元白莲教的骨干越说越兴奋,越说越敬佩,只恨不能与刘贤相见,瞻仰圣颜。 就在他们议论纷纷的时候,门外传来传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