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影响(中)-《理想年代》


    第(3/3)页

    李想见袁世凯变了脸,先是一怔,接着也起身来,盯着袁世凯的脸,“嘻”地一笑,说道:“和谈,和谈,总要有得谈才叫和谈,我说什么意见都被否定,那大总统请我来北京是谈什么?”

    李想说着给愣在当地的袁世凯抱拳一拱,起身胎脚便走。

    袁世凯急得一拍桌子,厉声喝道:“站住!”

    一时屋里变得一片死寂,连侍候在廊下的警卫都愣住了。良久,袁世凯丧气地长叹一声,颓然落座,蹙额说道:“国民党方面如现在即参加中央zheng府,中央亦可予以考虑。”

    此时的袁世凯变换了策略,给李想留下了一个诱饵。

    李想又座了回来,说道:“为确保政治民主,我提议,国民大会的代表应根据民主原则重新选举。”

    李想言外之意是二次革命后袁世凯操纵国会,一手包办“选出”的代表宣布无效。

    袁世凯看了一眼李想,心情十分矛盾,坚持说道:“现有代表继续有效,但国民党方面可考虑酌量增加代表名额。”

    事实证明,时代进步了,但袁世凯那落后的、顽固的封建政治思想观念没有多少变化。

    对于袁世凯这个人,李想是研究得再透彻不过了。因此在思想和性格方面都作了十分充分的准备。

    无论谈判多么尖锐、争执多么激烈,李想的表情是平静的,举止是从容的,讲话时语调也都是温和的。李想是在尽自己最大努力来争取走可能的和平之路的袁世凯在整个谈判中,始终是以居高临下的“一国之君”的姿态出现的。

    袁世凯与李想进行了直接商谈,并继续施加其“领袖”的“压力”。然而,“据理力争”则是李想为代表的国民党代表团的既定策略,原则是一定要坚持的。绝不能屈服于袁世凯的压力;但要顾全大局,甚至不惜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以换取和平的成功。

    李想走后,屋子里只留下了袁世凯袁克定两父子,都紧皱着眉头想心事。

    外面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风,愁云漠漠压得很低,给天井院笼罩了一片灰暗阴沉的色调,只有檐下铁马,不甘寂寞地在风中叮当作响。

    永久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