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席卷天府(下)-《理想年代》


    第(2/3)页

    说时迟,那时快,正在黄鹄举要扣动板机之时,他的一个警卫,一下子扑了过来,夺下黄鹄举手中的手枪。

    黄鹄举成了鄂军的俘虏。

    黄鹄举被押解到设在峨边县新场镇的第155营指挥所。

    此时,这位被俘的川军第一混成旅司令官恭敬地望着唐法寅,打量着几天来一直穷追不舍的对手,以揣测的口气问道:“您是鄂军的师长?”

    “不是。”

    “那您是旅长?”

    唐法寅见黄鹄举这般猜疑的模样,便摇了摇头,淡然一笑,说道:“我不是师长,也不是旅长。我是18师52团第155营的营长。八天来,一直在后面追击的先头部队就是我们营。确切地说,真正投入追击的兵力,只有800人,仅相当于一个加强营。”

    黄鹄举一听到鄂军的追击兵力只有800人时,便长叹一声,懊丧地坐在椅子上,再也说不出话来。

    ……

    既丽且崇,实号成都。——晋·左思。

    成都,地处天府之国最富庶的川西平原腹地,是四川的省会,也是四川仅次于重庆的大城市,自古以来都是军事重镇,历史悠久、风光旖旎,在汉代,是全国五大都会之一。

    《成都记》载:后蜀国君主孟昶,令人在成都城墙上遍种木芙蓉。每到深秋,芙蓉盛开,色彩艳丽、高下相照、四十里如锦绣,成都故有“蓉城”称谓;唐代,更有“扬一益二”的美誉。这里,商贾云集、富甲天下,特别是蜀绣最为有名,因而又有“锦城”之美称。

    岁月沧桑……

    天下未乱蜀先乱。辛亥革命是有四川保路运动点燃,而必将燃烧中国的第三次革命也从天府席卷而始!

    ……

    陈宦乘坐的“昌衡号”飞机,降落在成都新津机场。

    这同样是李想征藏时修建的军用飞几场,离成都约70华里。为了给征藏部队运输补给,李想史无前例的搞起空投物资。在成都,动用十几万民工,费时一个月,抢修而成。机场南从流县,北至新津五津镇,沿牧马山下一字展开,设备相当齐全,可容各式重型运输机起落。

    “昌衡号”飞机一降落,先于陈宦到达成都的陈宦的湖北老乡――士官四期生熊祥生,还有陈宦的湖北武备学堂学弟雷飙,及川军第一师师长周俊,第二师师长刘存厚等要员,立马向尚未停稳的飞机小跑而去。

    但陈宦并没有径直走向欢迎他的大员们,而是向机翼下面走去。陈宦看见,飞机左翼靠近机身处,前后相距约30厘米处,有两个子弹击中的窟窿。

    刚从死亡线挣扎出来的陈宦沉着脸扭过身,不打招呼,钻进汉阳造的小轿车,疾速往成都城内驰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