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邀请-《理想年代》


    第(2/3)页

    曾高随意的坐在办公桌上,拿起桌上的一份资料问道:“大帅,这个看了没有?”

    李想回答说道:“已经看完了。”

    “不可能!”这一下李西屏忍不住爆发了:“就准备这份资料都花了四个多月,大帅怎么能三天就看完了,你根本就没有看。”

    从去年接连不断的光复战争一开始,鄂军上层都认识到参谋组织的不健全,一直酝酿使军令机关**,直到驱逐北洋军,再次入主武汉,正式**出鄂州军部,新设了参谋部。作为军令机关的参谋部直属于鄂州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从而实现了统帅权的**,成为与军政机关军部相对的二元组织。曾高被任命为参谋部长,李西屏被任命为军部部长。在李想从南洋归来后,他们才把刚刚整理好的参谋部改革的计划书呈给李想。

    李想笑了:“你还挺聪明,我确实没看

    连孙中山都觉得这个李大帅太不负责人了。

    李西屏怒不可遏:“身为大帅,怎么可以如此不负责任?对部下的心血不屑一顾?”

    “我又不是士官出身,反正看不懂,何苦要看它?”李想顶着一片异样的眼光,理直气壮的大笑道:“我是大帅,不需要看的,有你们看就行了。我就是给你们充裕的活动经费,给你们不受制肘的行事权,这样不好吗?”

    孙中山摇摇头,带着他的随员离开了。

    北京。铁狮子胡同大总统府。

    袁克定说道:“父亲,直老和雪帅有秘电过来!”

    黄兴因军饷无法解决,又受不住拥袁氏御用文人、报纸的流言舆论压力,通电要求销职。由于南京所属军队大多裁撤,袁世凯表面上装着挽留黄兴,暗中却着手准备结束留守府。袁世凯为此电告张謇,准备派陆军次长蒋作宾去南京与黄兴面商留守府结束事宜,要求张謇和江苏都督程德全会商接收留守府军队的办法。

    袁世凯接过电报,看上面写着:“蒋次长到宁,实于各方面均有裨益,但虑蒋君一到,留守即将各事立即交出,失之太骤,非事势所宜。可否密谕蒋次长于抵宁之日宣布钧意,以此番来宁为抚慰赞助起见,并非交接,闻克强与蒋君至好,必乐引为己助,似此一面可以促事实进行,一面可以释军心猜虑。”

    “程德全此招确实巧妙。”袁世凯心里不由一喜,抑着感情淡淡笑道,“就这样,以挽留黄兴为名,派蒋作宾前往南京。”

    袁克定起身一躬应是。

    “少川再次向我提出王芝祥任直隶都督之审,我仍一口应下了。”袁世凯意味深长地一笑。

    其实在这之前,唐绍仪到南京组阁,参议院正式向唐提出由柏文蔚任山东都督,王芝祥任直隶都督。袁世凯答应王芝祥为直隶都督,作为革命党人放弃陆军部总长的交换条件,但却坚决反对柏文蔚任山东都督,由此引起双方激烈的斗争。革命党人所领导的烟台军队万余人反对周自齐任山东都督,在烟台的山东省临时议会也通电反对周自齐任山东都督。袁世凯则通电声明:并未令柏文蔚代周自齐山东都督。唐绍仪颇接近同盟会的倾向,他向孙中山建议,用政治手法对付袁世凯。他同袁世凯不断发生争执。

    蔡元培等人在袁世凯策动北京兵变期间,曾同袁世凯达成临时政府北迁时可派军队护送的协议。现在袁世凯又口头上接受王芝祥为直隶都督,同盟会就要求袁尽快发表委任王芝祥的命令,并由王芝祥率领军队3000人护送参议院和在南方的国务员北上就职。唐绍仪就这两件事向袁提出后,袁世凯立即复电唐绍仪,表示拒绝。

    革命党人并没有因袁世凯的反对而放弃派兵护送参议员北上的决心,决定派由广西开到南京的3000军队,在王芝祥带领下北上。袁世凯见通过唐绍仪阻止南军北上,未能奏效,一面利用报纸大造阻止南军北上的舆论;一面唆使北洋军将领冯国璋等人、北京的社团和黎元洪致电唐绍仪,反对南军北上。最后,驻宁赣军因军饷不足,发生兵变,派军护送参议员北上的事,才不了了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