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一品夫人赵凤昌-《理想年代》


    第(3/3)页

    唐绍仪和冯耿光正谈得兴起,区翻译出一件北京拍来的密电,照例递给唐绍仪看。

    电报说:枢府得电后,于是内阁全体相率辞职,未准。乃开国务大臣会议,继皇室会议,隆裕太后召集御前近支王公会议,仍依违未决,且发言多不中肯。最后内阁再开会议,始由民政大臣赵秉钧提议,谓时局危迫,祸悬眉睫,生灵涂炭,了无穷期,神州奥区,素称天府,究不能因保全皇室。倾复国家。侃侃而谈,倾动四座,庆亲王奕劻首先表示可以接受唐绍仪的建议,召开临时国会,公决国体问题。毓郎、载泽强烈反对,但都说不出什么理由,其他人赞成奕劻的意见。隆裕太后当即下谕,乃决议全体上奏,采纳唐绍仪的意见,请开国会取决君民政体。奏入,遂有召集国会懿旨。

    隆裕太后之懿旨:“予惟我国今日于君主立宪、共和立宪二者以何为宜?此为对内对外实际利害问题,固非一部分人民所得而私,亦非朝廷一方面所能专决,自应召集临时国会,付之公决。着内阁即以此意电令唐绍仪转告民军代表,预为宣示。一面由内阁迅速将选举法妥拟,协定施行,克期召集国会。并妥商伍廷芳,彼此先行罢兵。”

    袁世凯的计谋,着着得手。接下来就是商定了召集国民会议的具体办法,以及国民会议地点等具体问题。

    唐绍仪看过很兴奋站起身,说道:“北京回电来了,太后铁紧的腮帮子松了,赶紧打电话给赵老头子!”他一头说一头挂电话,电话里和对方仍是和过去一样谈得有说有笑,很融洽。

    唐绍仪挂了电话,冯耿光觉得奇怪,就问他道:“你有要事不找伍秩老,为什么先打电话给他?”

    唐绍仪不屑的说道:“秩老名义上是南方总代表,实际上作不出什么决定,真正能代表南方意见、能当事决断的倒是这个赵老头子。”看冯耿光一脸朦胧,不知赵某究是何许人,他又说:“赵曾在张南皮任两广总督的时候,做过他多年的亲信幕府,后来又跟张到湖广总督衙门做幕,可以说是参与机密,言听计从的。他官名凤昌,字竹君,江苏常州人,读书很多,不仅对新学很有研究,由于他随张多年,国内情形、政治军事了如指掌。”

    冯耿光又问道:“他有何权参与此事?”

    唐绍仪呵呵笑着摇摇头,道:“由于后来张推荐赵到沪举办洋务,接触江浙两省的时人很多,尤其为张季老所尊重,张、赵交亦笃厚。现在江浙的程雪楼、汤蛰仙和南方的几个都督同赵都有交情。民党中人对国内情形并不怎样熟悉,张是提倡实业救国的新人物,孙中山、黄兴、胡汉民、汪精卫等民党领袖对张不仅慕名,而且很佩服很重视。他们为了熟悉情形,有不少事要请教张,而张往往趋而谋之于赵,张每自南通来沪,必住赵家,这样民党中人自然敬重赵了。因此,南方要人如黄兴、汪精卫、陈其美、程雪楼等有重要的事也来决策于赵。又因他长年病足,不能下楼,大家为了迁就他,就到他南阳路私邸惜阴堂去会见或开会,在和议过程中每星期当中总有一天或两天,程德全、汤寿潜、张謇、汪兆铭、陈其美等曾在赵家聚会。所以他实际是众望所归、洞悉全盘局势的南方策士,通过他反而好办事了。”

    经唐绍仪这一席话,冯耿光才恍然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