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革命尚未成功-《理想年代》
            
            
            
                
    第(2/3)页
    “感谢您的夸奖。”李想被这一夸,也有点飘飘然了
    “不过,你虽然能在湖北打败北洋军,但值此天寒地冻之际,欲兴兵北伐,只恐未易成功。”黄兴淡淡一笑,“北伐只会导致战祸愈演愈烈,其影响所及,足以覆亡中国。你想啊。首先,战端一开,金融骤滞,外债期限,迫于燃眉,且南北多一次战争,人民多一番涂炭,即经济界多一层损失,农工商贩,常陷于不确实之地位,精华既耗,元气大亏,此战事之影响于经济者。另外,各省盗贼蜂起,已经有人假革命之名义,扰乱治安,因为战争,农事失时,哀鸿遍野,闾阎涂炭,民不聊生,民军本欲弭乱,而适所以召乱,此战事之影响于生计者。其次,各列强阳号中立,阴主干涉,如接济军火,灌输外债,助拿租界革党,占据海关税权,且各处陆续进兵,以图有所劫制,前日已闻蒙藏预**建国,而滇辽有列强滋生事端;而日本政府之愤言,其心尤为叵测,瓜分之祸,逞于目前,此战事之影响于外交者。最后,各省分崩离析,已呈无政府之状态。试以现象观之,或一省各举都督,政出多门;或内部互争主权,自相残杀;或朝推而夕贬,如孙都督之取消;或既戴而复仇,如焦都督之被杀。扰扰攘攘,秩序已紊;虽欲恢复,无从著手,徒授北军以口实,此战事之影响于内政者。四者有一,已足以亡其国,况且四条全齐,你我就不得不警觉。”
    李想皱着眉头,转着手中的玻璃酒杯一言不发,他实在搞不明白,黄兴是什么意思,难道还以为可以说服自己放起北伐的决心?白天他不是已经表面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了吗?
    “李帅,我知道你反对议和,定要一角雌雄。”黄兴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笑了笑,“你想过吗?如果北军胜,则我们南军流离溃散,将变为流寇而不可制,同志所希望之共和,定成泡影。如果我们南军胜,不但君主归于消灭,满族恐无噍类,即北军将士之效忠于清廷者,亦将遭池鱼之祸。万一人心不死,旗籍勤王,祸结兵连更无穷尽,汉满仇杀,同胞流血无已时,必将两败俱伤。而东西列强,鹰瞵虎视,岂肯旁观,当此乘隙而入。中华种族沦亡,迫于眉睫。神州将陷,瓜分之祸立至。”
    “我不敢不同意你的看法。”李想摇了摇头,这跟当年康梁宣扬的“革命亡国论”一样的胡扯了。现在的同盟会有一个汪精卫宣传“北伐亡国论”已经够了,现在黄兴也这个论调,这种情况简直不可想象。
    “李帅,不知道你有没有读过波兰印度的历史。”黄兴的眼睛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懂我的意思了吗,李帅?”
    李想立刻站了起来,用最最郑重的口吻对黄兴说道:“先生,请您对革命有信心,对自己的民族有信心,对中国人有信心,因为,我们的国家不是波兰,不是印度!”
    “主要是洋人干涉的架势太过耸人听闻了,虽然灭亡中国不可能,但是再掀起一波瓜分热潮完全可能的。”黄兴很严肃地看住了李想,“我这次单独见你,目的就是想要告诉你,远离所有的是非圈!不要以为我是危言耸听,历史上,有很多类似于你这样的新贵,因为自身实力的杰出,或许是故意或许是出于无心,反正他们都锋芒必露,知不知道他们最后的下场?”
    “比如说湖南两位都督,对不对先生?”李想的目光直直地迎上了黄兴。湖南正副都督焦达峰和陈作新死得不是一般的憋屈!两人和李想的关系不一般,想起这事,李想也苦楚。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黄兴凑近了身子,没有回答问题,只是凝视着李想。“武力强悍是一回事,在政治旋涡中弄潮又是另外一回事。这是我在经历汉口一战之后的体会。根深蒂固,门生故旧遍天下的老牌立宪会和旧官僚把一个新贵搞的身败名裂或者是彻底消失可说是轻而易举,请注意我的措辞,是搞臭,不一定要战胜!让别人退出游戏圈的办法有很多种。李帅,你是拥有一支百战强军,可这并不能给你在政治上带来任何优势,你似乎很擅长用暴力,如果你想裹挟着暴力和粗俗涉及政治。老江湖们会很庆幸自己遇上的是你这种白痴型的对手。”
    黄兴是在说他武汉走一圈,回来之后背负“常败将军”,黄兴下面“四条腿”这些臭名声的故事,这也造成他如今名气大降,连和黎元洪争夺大元帅一职都败下阵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