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国学大家(下)-《理想年代》
第(2/3)页
想了想,李大帅出了一身冷汗,强笑着道:“太炎先生今日有点危言耸听了!西方先进科技与文化不去学习,中国怎么去富强起来?”
“提倡国学是为了反对君学,反对封建**奴化教育,为国学危亡之大惧的还是*的文化入侵。”章太炎已吃了不少酒,却是神色不变,侃侃说道,“外国列强所害怕的,莫过于黄种人的觉悟,因而要想灭绝其种姓,必先废除其国学。由于西方列强以办学为掩护的文化侵略活动,竟使山西等地的士子“专崇欧语”,有的人几乎连汉文都不认识。你说,这个后果可怕不可怕?”
李想又是一阵巨汗,这个和一百年后中国小朋友会说英语而不会写汉字一个道理,想不到这种状况在一百年前已经开始萌芽?李大帅握紧了拳头,心想:这股崇洋媚外的风气必须遏制!
邓实听着,看这位李大帅这会儿听着很觉着有理,便插进来说道:“国粹、国学是一国的精神支柱,是立国的根本源泉国粹的盛衰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国粹兴则国家兴,国粹衰则国家衰,国粹亡则其国亡。一旦一个国家的国学、国粹灭亡,则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说罢深长叹息一声。
章太炎笑着续道:“是啊!那些卖身求荣,投靠*的官僚、买办是“国奴”,那种顶礼膜拜西方文明,否定华夏文化传统的少数买办文人则是“学奴”。我们当初创办《国粹学报》,就是为了“保存国学”,复兴国学。“保存国学”,就是为**的文化入侵,消除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的影响,唤起民族自尊感。对于李大帅刚刚的问题问得很好,我应当指出,国粹学派并非一概排斥西方先进思想,我们仍然把“新学”宣传视为革命新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真正的新学,没有不能与国学相挈合的。因此,我国自己所有适合于时代需要的传统国学是国粹,外国思想文化中那些适合我国国情,而我们又完全能够运用的也是国粹。”
“崇洋媚外等于汉奸!”李大帅想到想到现代社会崇洋媚外的风气潮流,大学校园里连一个操着一口南非腔英语的黑鬼,也能一左一右挎着漂亮的学妹招摇过市,而且居然三天两天的换人,换的美女一个赛一个漂亮!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大帅握拳向桌上一砸,说道,“打倒了列强这只纸老虎,就化掉了崇洋媚外的冰山!”
兜了半日圈子,终于将李大帅引到了本题上。李大帅两次入汉口,次次都迫不及待的把枪口对准洋鬼子,可见他对洋鬼子的痛恨。但是这个家伙是个战争狂人,成天叫嚣着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四处鼓动,要和袁世凯打个头破血流。但是章太炎等人却认为,只要清王朝覆灭,革命的目的便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去和袁世凯斗得两败俱伤。但是李大帅这个人明显的咬着袁世凯已经不肯松口,如此只有转移他的目光,他他引向他更加痛恨的洋鬼子身上去。这样,在上海谈判的南北和议就少了一个巨大的阻力。
章太炎和邓实交换了一下眼色,说道:“早就看李大帅是血性儿男,柱国栋梁!收复汉口租界,就是国人大快人心的事情。不然,今日一席话宁死也不敢讲的。在上海对付洋鬼子,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去干,不必瞻前顾后,有我们这些老骨头都会在里头给你担待着呢!就是上海英国租界,连法租界带公共租界一兜儿包了,还有东洋租界,都是些什么东西!这些个租界不废除,中国哪得安生?你这一举成功,将来再举大总统,已是不值一提的身外之事。袁世凯反正只是时间问题,革命成功在望,接下来的事情就该一至对外!袁世凯年事以高,孙中山也不年轻,当今青年俊彦,宋教仁和汪兆铭虽然名声在外许多年,可是实干才能远远不如你,将来的天下我最看好你!”
李想表现非常谦虚的微微一笑,端起酒杯一口抽干。虽然章太炎这样的历史大人物给戴高冒,他还是清醒的很。
对于孙中山倡导的叁民主义思想理论,章太炎最注重的是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而对孙中山“建立民国”的民权主义则表示冷淡。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用历史焕发人们“爱国保种”的热情和对清朝的仇恨,基本上忘掉了对共和国的方案的倡导和宣传。对孙中山旨在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章太炎也是否定的。因此,辛亥革命胜利后,伴随着清王朝的覆灭,章太炎等人便认为革命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又退回书斋,和封建文化妥协,变得消极颓唐。
章太炎和他嚼了半天舌头,目的就是要消除李想北伐的决心,以促进南北议和的顺利进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