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后自己化妆成普通的日寇士兵,或者是低级别军官,然后静悄悄的逃窜。 甚至,这个家伙还有可能化妆成咱们华夏的老百姓。 它是中国通。汉语说得很好的。甚至还懂很多方言。 一般人很难分辨。 战场里面,也有一些老百姓。 即使是他张庸,如果没有系统辅助,也无法分辨。 所以,问题来了…… 坂垣征四郎到底朝哪边去了? 是跟着日寇残兵向东集结了? 还是化妆成老百姓,从其他方向静悄悄的溜走了? 头痛。 失望。 没法追了。 战场那么大,雷达地图扫描不过来。 即使扫描到坂垣征四郎本人,系统也没办法标记。无法从红点里面甄别出来。 倒是矶谷廉介如果在附近的话,是可以甄别的。 但是很显然,矶谷廉介不在。极其可能是离开峄县,朝东面去了。 换言之,就是自己的追击,已经没有意义。 算了,随缘吧。 这次没抓到,以后还有机会。 即使以后都抓不到,东京大审判的时候,肯定会再见的。 到时候,自己肯定会提前来到日寇本土,亲自抓捕对方。 收拾心情。 去看看自己的战果。 主要是日寇的105毫米重炮兵阵地。 最难啃的骨头就是这里。 将其啃下来以后,日寇就逐渐崩溃了。 “来人!” “到!” “朝这边走。” “是。” 带人来到日寇重炮兵阵地。 这里已经被火箭弹炸的面目全非。一片狼藉。 地面上都是破碎的各种物体。几乎看不到完整的日寇尸体,估计是全部粉碎了。 日寇的105毫米重加农炮,歪歪斜斜,横七竖八。 有的外表基本完好。 有的已经支离破碎。 雷达地图显示,已经没有火炮标志。 换言之,就是那些外表看起来完好的,实际上已经是损坏了。 可能是炮管内部损坏。无法继续使用。 其实,火炮的炮管是很脆弱的。如果维护不好,会炸膛的。 尤其是加农炮。因为口径比很大,炮管很长,所以,哪怕是有一点点的瑕疵,都有炸膛的可能。 可惜了…… 客观来说,这些火炮性能真的不错。 在当时,这种105毫米重加农炮,应该是射程最远的,最轻便的。 射程最远18公里,能够压制很多对手火炮。 包括一溜儿的德制105,都不是它的对手。 美制105自然也比不上。 日寇陆军马鹿本身没有什么太出色的武器。但是九二步兵炮,还有这种105毫米重加农炮,还都不错。 如果可以修复就好了。拿来就地使用…… 接下来的徐州战场,肯定还有大规模鏖战。 之前缴获的二十八门105毫米榴弹炮,远远不够。 【战车工厂建设进度+2%】 【随机修复少量武器】 忽然,系统发来提示。 张庸:??? 哦?还有这样的好事? 随机修复部分武器?那赶紧修复几门105毫米重加农炮看看。 其他什么山炮,什么机枪步枪的,我统统都不要。 我只要这些大家伙,哪怕是修复一两门也是好的。 【随机修复中……】 系统似乎是在回应。 张庸急忙查看四周。发现没异常。 那些外表基本完好的重加农炮,总共有五门。 如果修复,也应该是它们吧。 那些四分五裂的,不可能还能重新组合起来吧。 要是让人看到火炮的零部件,居然虚空漂浮起来,重新组合,只怕会吓死人。 低调…… 低调啊! 看到关麟征过来。嘴里说着,“可惜了。” 显然,他也觉得这些日寇重加农炮是好东西。要是属于自己就好了。 遗憾的是,只能想想。 他的52军,目前只有六门75毫米山炮。 能够配齐十二门,组成一个山炮营,就已经是非常满意了。 还幻想着拥有105毫米重加农炮? 那是战区武器啊! 集团军都没资格拥有的。甚至可能要直属统帅部的。 之前的重炮团,就是直属统帅部。 只有滇军60军是例外,幸运拥有二十八门105毫米榴弹炮…… 张庸正要说话,忽然,雷达地图提示,多了一个火炮标志。 咦? 火炮标志冒出来? 好像就是自己身边?难道是修复好了? 啊啊啊…… 这么神奇! 果然,系统修复的是内伤。 在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发挥作用。低调而神秘。 但是! 管它呢!只要有效果就行! 用力拍拍身边的重加农炮。 没错,就是它了! 它已经被修复好了。可以继续使用了。 啪! 啪! 用力拍打! “张专员……”关麟征疑惑。 “这门炮还能用!”张庸朗声说道,“送给你了!” “还能用吗?”关麟征半信半疑,“不会炸膛吧。”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张庸笑着说道。 这时候,雷达地图又出现一个火炮标志。就在附近。 转头看去。发现是另外一个外表基本完好的重加农炮。确信无疑。 既然系统说修好了,那肯定是修好了。 炸膛?炸什么膛? 笑话。系统不要面子的吗? 放一百个心! “关军长,叫几个炮兵过来。” “好!” 关麟征立刻吩咐。 他的52军,有一个不满编的山炮营。 虽然只有六门75毫米山炮。但是,专业的炮兵还是有的。 当即安排人去抽调炮兵。 忽然…… “打死日寇师团长了!” “打死日寇师团长了!” 又有人叫。 远远的,又有大群国军聚集。 张庸和关麟征互相对望一眼。都没动作。估计又是金蝉脱壳。 毫无疑问,坂垣征四郎绝对是化妆逃窜了。 这位日寇的第五师团师团长,已经狼狈不堪的,静悄悄的跑路了。 剩下的,都是它的替身。是转移注意力的。 果然,钱司令去辨认。 然后否决。 不是坂垣征四郎。 也不是矶谷廉介。 “你说,日寇师团长,会随身带着多少套军装?” “四五套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