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排名-《英鸾》


    第(2/3)页

    换句话说,就是全都念完了。

    人们根本想不到接下来还有什么人能摘得会元的桂冠。

    什么人能排在刚刚已经唱过名的那些公子之上。

    刚刚唱出的第二名,让门楼下民众们陷入沉默的那个名字,正是神都百姓耳熟能详寄予众望的段二公子。

    天策书院段立峥,位列大周会试文试第二名,与文试会元失之交臂。

    而在他之前唱名的是来自澹州的黑马,澹州解元宋怀竹,位列第三名。

    第四名为青州解元颜礼,第五名是徽州经魁慕恪之,第六名和第七名是两名天策上院五姓七家的子弟。

    再往前,各大书院的英杰,妇孺皆知的神童都已经出现。

    在民众小声的议论声中,不是没有人猜过那个传说在徽州乡试压了段二公子一头的那位徽州解元。

    但乡试的排名和会试不是完全对等,段立峥一个亚元却在会试中取得第二名超过全国十几个解元就是例子,但更让民众们放心不往那女子身上猜的原因是。

    南方的名额已经用完了。

    唱名到了现在,根据有心人统计,分配给南方举子的贡士名额到段立峥为止已经全部用完。

    所以那名徽州解元果然应该是在乡试中舞弊了,会试都直接落榜……

    就在人们如此是想的时候。

    会元的名字揭晓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个人影,第一次出现在了吏部城楼之上。

    那是御史台的监察御史。

    在大周文试担任监察一职的。

    郑井人。

    在背着手站在城楼之上的中年男子的目光中,最后的卷轴滚滚而下。

    在看到那个名字和之后附属的南北划分之后,人们才明白,为什么这一次文试的放榜迟到了整整一个时辰。

    排在第一位的是。

    天泉书院,朱瑛。

    而在她的名字之后备注的南北划分为……北方。

    人群中顿起波澜,人们还没来得及为这意外的会元人选愕然,就被这诡异的情况弄得晕头转向。

    而不等人们的质问出声,首榜的考卷就滚滚而下,随之而来的还有吏部官员大声的解释。

    本届会试会元的考卷因吏部的失误,被放错了考区,但因为成绩已判定无误,最后经监察和主考大人的研究,按原成绩公布。

    不如说不得不公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