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廷议-《英鸾》
第(2/3)页
杨阁老虽然是对着皇帝行礼,但他一开始看向的却也是皇帝身边的这个男人。
站在龙椅旁的人穿着一身洗的发白的道袍,在全是官员的大殿上本应看上去格格不入。但他站在那里,却自然的和大殿里的一切融为了一体,如果不加以注意,甚至没人能发现他。
但一旦注意到他,就完全无法忽视他的存在。
文宗皇帝看着身边的中年道人问道,“国师怎么看?”
这位一见平平无奇的男人正是现如今的大周国师,当年的七宗师之一,道门宗师桑榆。
桑榆微微额首,“陛下,微臣认为,杨阁老言之有理。”
“哦?”文宗皇帝想了想,“那国师认为,登州应该派谁去呢?”
“登州参加乡试的学子本就有限,微臣认为让杨阁老择一人选即可,现如今需要尽快确定的是徽州和澹州监考官的人选。”
桑榆的话一出,大殿内顿时起了嗡嗡的讨论声。
“徽州也就罢了,为什么澹州这次如此特殊……”“看来国师大人这次格外重视澹州啊……”“话说徽州和澹州最近几年县试的案首是什么人?”
就在此时突然有一个年轻官员一击掌,“对了,说起徽州,之前收到消息说今年出了个女案首!”
大殿内一静。
靠右的角落里,一位年轻的红袍官员拿着笏板的手动了动。
“居然有女案首啊……”“不愧是徽州,这倒是有点意思……”“误传吧?徽州哪个县,这县令怎么当的?”
年轻一些的官员中有人议论起来。
“区区县试先放到一边,比起这些轶事,现如今还是尽快讨论出乡试的监考官才是正理!”
有年纪大的官员呵斥起来。
对于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员而言县试案首实在不够上廷议的资格。
“对啊,当务之急是选出徽州和澹州监考官的人选,”站在角落拿着笏板的年轻官员走上前来微笑着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