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章 天上河-《仙朝》
            
            
            
                
    第(3/3)页
    ……
    ……
    大船在小半个月后靠近码头,在这里,便要换船再前往那大河中央的孤岛了。
    那个地方才能看到真正的天上河。
    大河河面宽阔,一眼看去,顾泯甚至觉得自己是站在海边。
    远处的孤岛看不见,不知道有多远。
    在渡口处再买船票,竟然足足要一百个祀云钱。
    玄空看了眼顾泯,欲言又止。
    之前那一张船票,也是寺中长辈给买的,他身上真是空荡荡的,一分钱都没有。
    顾泯掏出两百个祀云钱,买了两张。
    玄空喜笑颜开,“算是小僧借的,有机会一定还给道友。”
    顾泯走上渡船,自嘲道:“能不能走下战场都不一定,要这些钱来做啥?”
    玄空摇头道:“道友不可这么想,若是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那谁又相信你?”
    顾泯忽然问道:“说起来你既然已经是这般天骄,为何也要上战场?”
    玄空作为天骄榜第四,前途无量,想来身后宗门定然是舍不得他走上战场的,他能来到城里,自然是自己愿意。
    “祀山的两个家伙,都愿意走上战场,小僧何来一躲?况且小僧有大愿。”
    顾泯挑眉道:“什么?”
    玄空这些日子和顾泯已经有了不少交情,又看在顾泯为他买船票的面子上,也就不卖关子,直白道:“自然是想以后这以后的祀云钱的祀字和祀山无关。”
    到了这会儿,顾泯才知晓,原来这祀云钱的名字由来,也和那座仙山有着莫大的关联。
    不过玄空想要依靠一人之力,改变这个状况,还是如同登天一般。
    太难。
    顾泯笑道:“那就祝你如愿。”
    “你呢?”
    玄空挑眉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其实这个人间,尤其是来到这座城里,要走上战场的这些人,都会有各自的愿望,只是大部人的愿望,就只是活着。
    有地方活着。
    顾泯想了想,然后说道:“我没什么想法,就是想去看看,杀几个人,被人砍上几刀,境界说不定就自然而然变得更好了,以后再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可以连道理都不去讲,直接一剑砍出去。”
    玄空神色古怪,大概是没想到,自己会得到这么一个答案。
    顾泯其实对很多事情都不满意,不过不去说。
    玄空不再废话,开始在船头盘坐修行。
    顾泯抱着女婴,神情淡然。
    这个小家伙,还是一脸人畜无害的样子。
    ……
    ……
    其实女婴身上的死气已经比之前少了许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顾泯的血气的原因。
    当然也可能是玄空每日对她讲经的缘故。
    这位紫金寺的年轻和尚,早在好些日子之前,便开始对这女婴讲经,说是要渡她一程。
    只是顾泯不觉得有效果。
    不过也没阻止。
    玄空睁开眼睛,又伸手过来。
    顾泯将女婴递给他。
    玄空感慨道:“有时候想起我们这些和尚一辈子都不见得有个孩子,我便有些痛心。”
    顾泯随口说道:“是因为没有孩子痛心,还是因为没孩子他娘痛心?”
    玄空一本正经的思考许久,才说道:“都痛心。”
    顾泯打趣道:“你以后说不定是个花和尚。”
    玄空一笑置之。
    其实只有当真和玄空交情深了,才发现这个久负盛名的和尚有多好玩。
    顾泯觉得有些开心,大概是在御风之后,他又认识了一个很不错的年轻人。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当年,他认识苏宿的时候那般。
    想起苏宿,顾泯笑道:“我有个朋友,要是看见你,肯定和你有许多话要说。”
    玄空问道:“谁?”
    “那人叫苏宿,以后遇到了便知晓。”
    玄空嗯了一声,也不多说,开始认真对女婴讲经。
    大船不知不觉的已经到了河中孤岛。
    顾泯拍了拍玄空。
    两人一同下船。
    顾泯抱回女婴。
    他们不是最早来的,这座孤岛上已经有了不少修行者。
    顾泯甚至在人群中看到不少妖族的修行者。
    这边的异兽,除去一些被各大仙山收为坐骑和护山灵兽的,还有相当的一部分修成了人形,成为了各大宗门弟子。
    他们修行之后,便和普通人无异,只是一些珍贵异兽,为了彰显血脉高贵,会特意将一些代表身份的性状显露出来。
    最多的便是头顶生角的了。
    顾泯倒也见怪不怪了,自己家乡那边,虽然妖修很少,但顾泯也是见过那位黑驴道人的。
    两人朝着孤岛中心走去,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便进入了一片山谷。
    过了山谷,便有惊人景象,出现在众人眼前。
    一条大河,浩浩荡荡,大约宽百丈,在天际流淌,然后在众人眼前,从天而降,坠落人间!
    那便是天上河了!
    顾泯抬头看去,未见尽头,在视线更远处,也不见起始的地方。
    在河水坠落人间的地方,盘坐了好些修行者。
    在轰隆的水声下,其实很难有人能静下心神修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