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三年后-《澳洲风云1876》


    第(2/3)页

    半山之上,蓄水成湖。

    烟波浩渺的清澈湖水掩映着宫阙倒影,草木扶疏,红花绿树,更有凌霄阁位于其上,令人看得目眩神迷。

    环绕长安宫建有十余米高的城墙,将偌大的皇室居所拱卫在内,共建有三座城门。

    向南叫做朱雀门,向北叫做玄武门。

    而向东的大门连接宽达80米的大道,仅中央绿化带有宽达22米,直抵首都长安城,谓之“云霄门”。

    顾名思义;这座城门宛如一条彩虹廊桥,中间金匾上书“长安”两个猷劲有力的大字,那是出于皇帝陛下手书。

    宫廷里

    李福寿面前跪了一片大大小小的皇孙儿,有男有女,大的有十几岁,小的才三四岁,都是来给皇爷爷请安的皇氏子弟,总有三十好几人。

    而这仅仅是居干皇城中的一部分,还有远在封地的公爵或者嫁入他国的公主子嗣,并没有在这里。

    皇氏家族枝繁叶茂,李福寿欣喜之余也感觉有些疲惫,也许年纪大了,很多孩子的名字都叫不上来。

    宪制改革之后

    内阁承担了管理国家的重任,李福寿的日常事务也减少了很多,开始过起了静心清欲,颐养天年的悠闲生活。

    身边皇室秘书处的人手大为减少,从最初巅峰时3000余人减少到后期千余人,改制以后进一步减少到170余人。

    原本规模庞大的电讯处缩减到电讯室,只保留了11个人的编制,服务于宫廷。

    在新一届内阁里

    蔡廷干就任财政大臣,前北美总督李孝祖就任外交大臣,内阁换上了许多新面孔,大多是新近崛起的二代子弟。

    这几年来开国元勋一代老的老,死的死,军政大权自然更替,已经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

    巍然耸立的凌霄阁上

    会见皇室儿孙结束后,李福寿乘坐电缆车来到凌霄阁,这里是他处理政务的地方,也是临高望远之地,四周皆是美景。

    此时12月的夏季,在长安城接近30度的高温,而在山上气温只有10来度,凉风习习,倍感舒爽宜人。

    进入阁中

    秘书处长顾恺之早已侍立在侧,见之连忙弯腰施礼,道;“微臣拜见陛下。”

    “免礼,这几日有什么新消息呀?”李福寿大步走了进来,随口问道。

    此前两天正值周末休沐,他并未处理政务。

    现在已经是周一的上午十点多钟,略微处理些政务,便到了午膳时分,用过午膳再休息一会儿,没什么大事,下午三点多钟就该打道回宫了。

    李福寿现在也没有以前那么勤政,关注的主要是国际国内的大事儿,平常时刻在后宫含怡弄孙,养花儿遛狗,过得好不自在。

    “启奏圣上,近期北美局势显得异常,美利坚频繁向中部调兵,又是大战将起的模样,具体奏报在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