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是觉得老王说的那个场面多有喜感,他是知道:玉米、土豆、番薯,那可都是高产量农作物啊! 就比如这土豆吧! 老朱可还记得:亩产三千斤啊! 那玉米,亩产也一两千斤啊! 至于叫啥番薯的,权儿的心声里可不止一次强调过:亩产四千多斤啊! 这要是能把这三种高产量农作物种上他个三五年,大明朝还能有吃不饱饭的人嘛? 家家有余粮的话,就能把他老朱制定的教育制度深层次推动了啊! 吃饱喝足饭的生员们,脑子也快、身体也强壮,读书、习武都能事半功倍。 用不了几年,朝堂之上站的都是气色红润、精气神抖擞的年轻人。 再有外邦使节进谏,看到如此景象,谁还敢轻视我大明? 朝鲜、岛国一类的称臣纳贡的小国家,分分钟都得纳头便拜,再不敢阳奉阴违了吧? 只不过嘛? 老朱一想到,自己当皇帝,朱权做太子的时候。。。 让他小子拿出来点图纸、冶金技术,都心疼肉痛不已,还得朕跑好几趟。 这他朱权当了皇帝倒好。 除了没把金矿、银矿的位置说出来,好多好宝贝都给掏出来了啊! 这权儿真的是个小气鬼。。。 狠狠地,朱元璋在脑中给臭小子贴上一个新标签。 就在这时候,朱元璋脑中响起了朱权的心声: 【卧槽啊老朱!真让朱棣奉旨造反啊!】 【这这这,很影响劳资躺平睡好的啊!】 【刚费劲巴拉地搞定开海禁,填平你留的国库亏空,全大明都在缓缓复苏变有钱。】 【你跟劳资玩儿皇位角逐,会影响劳资开启大航海时代的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