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元璋唉声叹气,王公公心惊肉跳。 又咋了啊陛下? 刚才拿剑指着您那事儿不都过去了嘛? 这又有啥不高兴的,奴婢又做错了哪儿啊? 王公公小心翼翼,不停审视自身。 “不用瞧了,你没毛病,朕是想到别的了。” 朱元璋没跟老王聊那些,让这老阉货知道了,万一拿捏朕怎么办? 他和蒋瓛、红云禅师等人,可是朕回归的必要条件,不容有失。。。 老朱可是安排好了的。 “等朕回去的,朱权、朱棣、朱标、朱爽……你们一桩桩、一件件,做的好的不好的,朕全要给你们清算!” “还要给你们上一堂集体课——过庭训!” “所以啊,朕不能任性。” “不是为了朕自己,真只是怕权儿和棣、标儿他们打出狗脑袋,没人帮他们收场啊!” 朱元璋在心底里觉得,自己特别伟大。 如果没有他在后头看着,朱权、朱棣、朱标、朱爽打崩九州华夏怎么办? 再让北元人看笑话,伺机而动,吞并中原。。。。。。 他老朱家的罪过就大了啊! 朱元璋想及至此,按下纷乱思绪,看向王公公,捏着下巴说:“老王啊……朕之前问你,权儿想开海禁,文武百官反响如何啊?” “噢,噢噢。” 王公公摸了下胸口,长舒口气。 这事儿啊!吓死宝宝了。 不是啥要命的问题就好,这个我早有准备。 王公公躬身,从怀里摸出一份奏折:“陛下,这里是反对的官员名单,以及他们部分人反对的理由。” “还是那么办事得力!” 朱元璋嘉奖一句,王公公诚惶诚恐,心下安宁。 这下子,好感度应该又刷回来了吧? 还好杂家当初多长个心眼,把这些人的名单记下来了。 本是想着,皇上一定也会反对开海禁,这些反对的人都是忠臣。 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并录入他们的反对理由,应该算帮他们在陛下面前美言。 现在瞧,他王公公这递出去的就是杀人名单啊! 谁能想到,下令“片帆不得出海”的老皇帝,会支持继任之君开海禁呢? 这不自己打自己的脸嘛? 王公公偷瞧老皇帝的脸色,发现他面无表情,一行行、一页页扫过那些名字,眼神平静,没起丝毫波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