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避风头的时候,他们也会被江湖淡忘,没人关注的日子最煎熬。 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机会越大,风险也越大,因为武盟与官府也早虎视眈眈盯着他们,搞得不好是偷鸡不着蚀把米的下场。 可是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投机客,为了扬名立万有人宁愿铤而走险。 各路妖魔鬼怪乘机上位,再次搅动风云。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往,一场豪门世家的丧礼竟成了某些人眼中天赐的良机! 此刻武盟盟主精诚道长正拍案大怒,他被近来发生的许多事弄得焦头烂额了。 四天来,京杭大运河上发生争风吃醋引发的堵塞已有七十八起了。 其中由世家子弟争风吃醋引发的有二十起,还有由各派名宿引发的有十五起,另外四十三起全是江湖宵小们引发的。 这简直就是挑战武盟的威严。 近来官府也加大了与武盟的配合,大力打击了各路强盗,抓捕了许多漏网之鱼。 让一心要升官发财的县令与县丞甚至是县尉都乐开了怀,包括知府大人也很是开心。 但随之而来的是监狱里人满为患,所以为了腾出更多的牢房,地方官们的头发都白了好一片。 而那些死囚犯是要报审后才能到明年秋后处斩的,能腾出地方只有轻囚犯的牢房。 趁着形势大好,无数人就挟裹在这股历史洪流中出狱了。 龙七打着哈欠走出牢房,一脸的依依不舍, 连改朝换代也轮不到他特赦,今天不知是托谁的福也给放出来了。 说实话在牢里他的日子过得很舒畅,虽然身子遭点罪,但他也习惯了。 猛地跑到大街上,淋着细雨,听着红尘里各种喧哗,还真让他不习惯。 不知爷爷,如今过得怎么样。 龙四海这些年辛苦经营着四海书场,靠着菲薄的收入支撑着龙家庞大的开销。 孙媳妇跑了,还留给他一个拖油瓶,如今那小子也成家立业了。 说起来,龙家也是南京城望族了。 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是为河南龙氏。 但南京城的龙氏却有按“兆升元吉,宗业克昌,富大希廷,厚诚守方”排资论辈的惯例,传到如今是他儿子辈的方字辈,而他爷爷是厚字辈。 一个青年蓬头垢面地跟在他身后,龙七瞪了他一眼,那青年畏畏缩缩上前讨好道:“我愿跟着大哥混。” 龙七不置可否地“嗯”了声,问道:“怎么进去的?”青年挠挠脑袋:“偷了……” 龙七大笑道:“没偷人吧?”青年顿时涨红了脸,狠狠道:“只是偷了几个包子,就给抓进去关了大半年!” 龙七斜着眼,看了他一眼道:“你还算命大,有的人什么坏事没干,还死在里面了。” 就在龙七走出牢房的那一刻,在方丈室闭目诵经的南少林方丈圆缺神僧突然就睁开了双眼,他身边的弟子清秋就吓了一跳。 老和尚整日浑浑噩噩的,除了吃饭念经什么事也不干,净由着那圆真胡闹。 许多人都以为圆缺年老颟顸昏愦不堪,但是现今的形势是:在圆真的横冲直撞中,南少林在日益窘迫的局势中冲开了一条血路。 南少林继承了北少林的传统,如今北少林反而声势不振了,只沦为一处译经的禅院了,会武术的僧人廖廖无几。 倒是南少林好生兴旺,风头也越来越盛。 圆真性子乖戾,武功也极高强,却不失是把利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