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么多?严志是咋想出来的?】 【现在才多久?他就创造了这么多玩法?】 【妈妈问我为什么要活在世上?】 ...... 十一月一日这天,严志又发布了一首曲子,当粉丝们兴致冲冲地点进去,很快又奇奇怪怪地点进了评论区。 【严志这是又换了一个风格?】 【虽然不是我喜欢听的风格,但我感觉挺厉害的。】 【有没有给我科普一下严志这个曲子弹的怎么样?】 可很快,评论区里清一色地大变:【大家快到严志博特里看。】 刚点进评论区的人马上又跑到博特去看严志法的博特。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博特底下配了一个《高山流水》音乐的链接。 【现在出一支曲还要编一个小故事?音乐圈要内卷了么?】 【请问你是想秀自己的古文水平么?白话文不会说?】 【弄什么高深人设?我特么都看不懂!】 【朕的皇家翻译在哪?】 不过,很快,评论被另一段人抢占: 【你家伯牙弹的是古琴,你弹的是古筝吧!】 【这是翻车了?小故事没编好?】 【这忽悠人的水平下降了啊。】 【我帮你编好了理由。接下来你就说古琴版本失传了。】 严志看向评论愣了愣,还有这事?这小故事是系统给他的,他也依稀记得原文好像就是这篇。 这怎么回事? 系统这时道:“古琴版本分成了《高山》和《流水》两支,系统并没有给出,古筝版本与古琴版本并没有传承关系。” 严志看了眼评论,不知道该不该发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