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猪下水里的商机-《厨子很忙》


    第(2/3)页

    可惜姚远没有渠道,也不想费那个时间,去挤上几天几夜的绿皮火车去南方进货。

    股市?想都别想,这时候的华夏就没有股市。最早的证券交易是在两年后才开始的吧。

    古董、文玩?那就是个笑话,就算能淘换点好东西也没地方卖去,要是能弄回到二十一世纪才算靠点谱。

    边走边想,走的累了、想的也脑仁疼,最后叹了一口气,劳累命啊,谁让自己是个厨子呢,办法还是在厨房里找吧。

    想找个菜市场逛上一逛,看看有啥新鲜的。

    这个年月哪来的菜市场,根本就没有,有的只是副食商店、日杂商店。姚远在街上溜达一会,就弄明白了状况。

    虽说已经改革开放了,但是物资供应的匮乏还是超乎想象,农副产品多半还是统购统销,没有粮票还是寸步难行的年代,哪里会有自由市场。

    有也是早市、夜市这种自发的擦边球,早上胡小胖能买来鸡蛋,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赶在管理部门上班前,周边的农民小商贩聚集在一起,把自家的货物换点活钱,一到八点多,管理部门一上班就一哄而散了,不然等着的就是罚钱、没收了。

    副食店里一水的木制柜台,后面摆了货架,光线不太好,但是味道很浓郁。酱油味、醋味、各种调料味混合着生肉的血腥味,还有点烂菜叶子腐烂的味道。

    柜台后面卖肉的大妈也是一脸的横肉,看着揣着手闲逛的姚远脸色不善,姚远壮了壮胆,上前问道:“姐姐,这个五花肉什么价?”

    大妈一努嘴,案板上的肉一堆一堆的分开,上面分别都放了硬纸板,硬纸板上写了价格。

    五花肉:“一块五。”

    猪大肠:“五毛”

    “五毛?”姚远有点不敢相信。

    讪讪的指着一堆猪大肠,小心翼翼的问着买肉的大妈:“这个大肠是五毛钱一斤吗?”

    “怎么看不懂啊?那不写着呢嘛,五毛一斤!”大妈不耐烦的嘟囔着:“那么大个人了,不识字啊?”

    姚远陪着笑:“识字,识字!就是眼神不好。”

    再看看旁边的一堆猪肺,上面写着三毛五一斤,怎么觉得这么便宜啊,比鸡蛋都便宜。

    不过也是啊,鸡蛋多有营养,能吃的起鸡蛋,谁还买这些个猪下水啊,费油费火的还不好做。看来这时人们的消费观念跟后世真的是不一样,姚远觉得自己捡到宝了。

    伸手进兜里,捏一捏自己剩下那几张纸币,感谢昨晚上骑车撞自己的那位漂亮姑娘。人家可是厚道人,给自己刮破了点油皮,可是花了五斤多的五花肉的价钱赔偿了啊。

    “那什么,大姐,您给我来上两斤肠子,再来两斤肺头,五花肉也来上个一斤。”姚远站在柜台前犹豫了一会儿就开了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