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政-《青州娘子》
第(2/3)页
国库空虚到极致,几乎年年都是寅吃卯粮,多亏右相及其同党府中查抄颇丰,多少填补了一些空缺,只是百废待新,恐怕还要过几年紧日子。
连年的战乱造成民生凋零,有些地方十室九空,七皇子准备颁发诏令,给予不同程度的税赋减免,所以近几年内都不会有大的节庆典礼举办了。
七皇子准备重开前朝的科考,广纳人才,唯才是举,不再沿用右相时的举荐制度。
这些其实若舒都是当闲情看看,只有免税那一条,若舒觉得与自己有关,这几年官府强征的赋税返还是不可能了,不过将来能免点到底是好事。
常说士农工商,若舒只看到与士农相关的新政,与后面相关的却还没有出台。
按说不应该这样,七皇子的原配出自世家,还给他生了一个长子,最后因为知道自己与皇后之位无缘而“突然病故”。
当年出钱出人,鼎力相助的世家都没捞到什么好处,若舒这个当年被他敲诈过的商贾自然会被他遗忘。
若舒想起当年七皇子承诺的百万金,平白的觉得有些后怕,只求他忘了自己才好。
自幼在外祖母身边的耳濡目染,再加上自己经商多年,早已不再对信义二字抱有任何幻想。
只求世道太平,能让她安安心心地经商求财,她便心满意足了。
三个月后,秦道川终于寻了个地方,什么条件都符合,只有两点不足,其一是块空地,其二与西府相距甚远,回来与若舒说起,颇觉得头疼。
若舒从不喜欢越俎代庖,也不催他。
忠湛和忠澜自然是去兰溪书院求学。
娴雅、忠淇和阿筠包括忠源都去了私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