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铨坐在了牛奇给他安排的临时工位上,打开电脑,准备写一下今天需要录制节目的故事梗概,找一下背影音乐的素材,使得其更加符合故事的氛围,营造出更深层次的恐怖感。 “小朱,小朱,不是下午才开始录制节目吗?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一个编辑组的大姐询问道。 “小朱,你来了,有没有吃饭呢?姐这里有小面包,还有饼干...香蕉要不?那牛奶呢?” 一个剪辑组的朱铨学姐桌子上面摆着一大堆的零食,顶着熬了一夜的黑眼圈,开口问道。 “朱老师,早啊。” “你夜里面的那个节目我听了,真特么的牛B。” “是啊,昨天下午你在试讲的时候我在直播,直播完了准备参加你的接风宴会,结果就接到家里面打来的电话,临时有事儿就提前回去了。得亏我在群里面看到了大家都在夸赞你的故事好听,我才没有错过。” “哈哈,跟我一样,我也是在家听的!...对,我昨天没来上班...你好,我叫黄忠秋,是早间的广播主持...叫我黄哥,或者秋哥就行了。听说讲的是你原创的?还没用稿子?” “那可不,现想现说,你说咱们牛总监怎么就淘到了这么一个厉害的主持人呢!” “脱稿直播,我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就没有见到过几个人有这实力,一般人可不行。估计还没几句,就乱了。” “朱老师是正经的科班出身,国传大学的高材生,这点算是小意思了。牛刀小试啦!” ... 在朱铨做到自己的临时工位上后,又有三五个新同事笑着和他打招呼了,态度很是友善的。 朱铨却是没有对那句“朱老师”的称呼反应过来,愣了愣神: 朱老师? 什么朱老师? 这是...再叫我呐? 我一个都还没有毕业的大三学生,哪里能够称得上是朱老师啊! 回过味来的朱铨赶快谦虚道: “金老师,文老师,黄哥,水姐,婷姐,你们几个可别叫我老师,我这初来乍到的,按道理还是学生,更别说我真的还是只是个大三学生啊!我还得跟你们几位前辈多多学习,还请大家多多帮助、多多提携。” 说了一大堆,朱铨赶紧起身,朝着这几个刚认识的同事拱了拱手,说道:“大家叫我小朱就行。” 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不论是台前工作者,还是幕前工作者,“老师”这个称呼算是相当常见的“官称”了。 被人称作“老师”,在这里显得并不过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