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姜灵还是有点不甘心。 民心这东西,代表着大魏民众对上位者的认可。 同时也牵扯到国运。 姜灵说不在乎,那是假的。 同样的,任由她三位叔叔随意去操作,这也是她不能容忍的事情。 如果是几个月前,她肯定不会这么想。 因为那个时候,她没有这个能力,能坐稳位置,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经历了宝钞之争和改稻为桑,她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力量。 并且还有着许守云和姚广云以及东厂这些力量。 她怎么会甘心呢? “计谋倒是有,不过……” 姚广云话说到一半,停顿了下来。 “姚先生尽管说,不用顾忌什么。” 姜灵淡淡的说道。 她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有办法,并且不影响到秋收,那是最好的,如果办法会影响到秋收,那就先不管这个。 毕竟这件事,还是以秋收为主。 因为秋收之后,就是科举和太后寿诞,这才是大魏的头等大事。 “好!” 姚广云听闻,没有迟疑,直接开口说道:“我等也可以派遣东厂之人,前往各地,散布消息,说此举乃陛下做出决策。” “民众其实很简单,他们并没有分辨谣言消息的能力,上面说什么,只要不是太离谱,他们就会相信什么。” “更何况,税收改革,自古以来都是陛下才能决策的,百姓这一点还是清楚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在于,这样去做的话,肯定会惹怒三位王爷,秋收再有个十余天就差不多结束了,如果这个时候出手,恐怕……” 姚广云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很有可能,后续的秋收税银,会大打折扣。 这一点,毋庸置疑。 毕竟都很清楚,摊丁入亩的大头是那些世家,贵族,权贵贡献的。 百姓有多少? 大部分的良田,都不在个人手中。 “朕明白了。” 听到这里,姜灵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之中。 姚广云说的没错,姚广云说的是关键。 对于整个大魏,当前来说,秋收才是关键,税银才是关键。 只有秋收,只有摊丁入亩这个政策完整的运转下去,大魏才能够解决当前的困难。 想了许久,最终姜灵没有再开口说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