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海莫不吱声,不过却在心里嘀咕,这家伙是不是因为有摄像头才说出这一番话。 也不知道他是真的这样口无遮拦还是想要炒作借机扩大名气? 毕竟有话题和争议,流量自然也有了。 “连鲸落的作品都嫌弃匠气。” 黑色口罩的青年闻言呵呵一笑:“这位兄台口气这么大,不知道有什么佳作可否让我们瞻仰一下?” 杨海傲然一笑:“作诗又不是表演,哪里能说有就有的?不过,”他顿了顿,他迈步从人群特地让出来的道路上迈过,来到负责诗会入场券审核的几位评委面前:“只是入场券的话,还是勉强能够拿到的。” 于海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切。 话说这还是他在生活中第一次看到这么张扬的人。 也许是他见识太少了,感觉还是挺有意思的。 杨海还未走近就看到竖立在评委旁边的入门题目:桃花,风景,窗户选其一,题材不限。 题材不限的意思是,诗词歌赋都可以,古诗现代诗也都行。但是一般人也不可能洋洋洒洒应写出一篇长篇大论出来。 “嗯,让我想想。”站在那里沉吟着。 似乎真的要现场写出一首诗出来的样子。 坐在现场的三位文艺协会的评委也不催促,就这么饶有兴致地看着。 “有了。”不消一会儿,杨海右手捏着扇子拍了一下左掌,缓缓念道:“桃花春来发新枝,魅色无人不爱之。可惜风卷落尽后,点点殷红点点苔。” 等他念完,周围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大家开始小声讨论: “还真写出一首来了。” “似乎还不错?” “听不出来,没觉得哪一句让人耳目一新的。” “也算不错了,至少短时间内做出来了。” “还是听听评委的判断吧。” “……” 于是所有人望向三个评委。 这三个人都是出自文艺协会,据说是几个诗词杂志社的编辑,还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大庭广众之下,他们自然不会偏袒谁。不过,如果有哪位才子不服气三人的判断,完全可以质疑,届时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判断。 此时三位评委听完杨海的诗,表情微微一皱: “有点差强人意。” “文采稍逊,意境也一般” “勉强。” 不过虽然这样评价,他们还是斟酌了一下,给了一张入场券。 “咦?” “居然过了!” “感觉这诗很一般啊!” “至少意思表达清楚了。” “你要求可真低。” “临时写的,能有这样已经不错了。” “……” 杨海笑逐颜开地拿着入场券,看着带着黑色口罩的青年:“如何?” 青年摇摇头:“这诗会入场门槛太低了。” 杨海登时不满:“既然如此,你去试试如何?” “自然。”青年一边将口罩拉下来,一边越过他朝评委方向走过去。 这时于海就听到周边人突然发出一些骚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