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三魁坐在县长的席位上,笑眯眯的看向向前进,小声哼哼道:“边陲之地的官儿也不好当啊,唉!” ...... 村长向前进带着村子里的人,赶着村委的牛,马,驴,骡子,组织了十一辆车,来接这些插队的人,帮着众人搬行李,顺边儿载着众人往前进村走。 前进村到县城有一百里地,走路要大半天,甚至一天的时间。 每天上午八点有一趟公共汽车从村口路过,晚上四点从县城回来,三毛钱车费。 村子里的大多数人都舍不得这三毛钱,去县城要么是借自行车,或者是走路去。 前进村的人均年GDP在十二到十五块钱左右,日子过的特别的苦...... 马车走了三个小时,天黑了,众人才走了一半儿。 向前进高喊道:“知青们,大家不要急,十二点之前,我们一定能到前进村。” 赵建国笑道:‘我们当年长征那会儿啊,走夜路都是常有的事儿,这次连夜赶路啊,让我想起了那个时候。’ 王耀祖附和道:‘我们抗美援朝的时候也是,白天压根就不敢赶路,米国鬼子的侦察机实在是厉害得很,就是地上有一只蚊子,他们都能看见公母!’ 王耀祖这句话说出来的时候,顿时引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知青沈援朝笑问:‘王叔,你说的有那么夸张么?地上的蚊子都能看见公母,那不是千里眼么?’ 王援朝反驳道:“沈援朝,请你不要怀疑我爸,我爸从来不骗人的,当时......” 王援朝一边儿走一边儿胡诌八扯,说的像是自己也参加了战争一般,一边儿配合着肢体语言,一边儿绘声绘色的讲解。 队伍的气氛瞬间欢乐了起来,不知谁起头唱了一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队伍中起了大合唱。 后半夜一点半,队伍到了前进村。 村长向前进开始给大家分房子,一家人分一间,男知青们分在一起,女知青们分在一个屋子里,这么分法,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这些拖家带口过来的人,倒是享受到了好待遇, 前进村的房子是东西屋的结构,中间是厨房,屋子里是两铺大炕,炕靠近着窗户,窗户是老实的木制窗框,下半扇放在轨道里,上半扇可以上下开启,屋棚顶有一个挂钩,勾住窗户上的把手,可以打开窗户。 由于来的人太多,村子里的房子比较少,基本上是两户人家住一间房子,一家人能分到一间屋子,就算是幸运的了。 王耀祖一家分到了一间房子,他们家住东屋,王彤和娄晓娥与王耀祖一家住在西屋。 刘海中和阎埠贵一家分到了一间房子,他们四口人住一间大房子,算是比较幸运了。 易中海一家和贾张氏一家分在了一起,易中海和他媳妇住在东屋,贾张氏和棒梗住在西屋.... 分完房子后,已经来到了后半夜三点多。 农村的夜晚,温度能达到零上二十多度,十分的闷热,且蚊虫比较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