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年头的生意,当然是手里有钱的不慌。 夏鱼开给他一个月一万七的店租,那每天就是固定567块钱的开销。 这几十平米的小铺面,做火锅其实摆不下多少张桌子。 上一任店主走的是网红路线,那人应该是个老手了,其实做得不错。 但是不会有什么后劲,这种店一般半年到一年的经营期,一旦做够这个期限,就要换地方,换品类,换风格,重新开一家新店再进入新一轮的循环。 食客大多喜欢尝鲜,所以宣传跟上的话,新店的生意往往会比较好。 等到一年半载以后,该尝鲜的食客都来尝过一次鲜了,店没有什么后劲了,钱也差不多已经赚到位,这时候就可以关店换地方了。 这是个行业外鲜有人知的经营模式,本来夏鱼也不知道。 想盘这个店的时候去问的杨师傅,杨师傅给他科普的。 餐饮嘛,要么蹲在一个地方做老字号,这个要求店主自己有管理厨房的实力; 要么街头巷尾去卖烟火气,做实惠的小店,这是不大容易亏也不怎么赚钱的方式; 要么就是大牌子百年老店,江心北湖饭店这样的,这是文化符号; 或者成名厨师的私房菜馆,这个是要有人脉才行的; 再然后就是不断推陈出新,突出一个‘新’字,就是关门跑路的这一家。 至于做得好好的,那火锅店为什么要突然跑路,夏鱼就不知道了。 …… 李小虎第二天准时到了夏鱼的工坊。 “哇,老板,原来这儿才是你的厨房啊。” “嗯。”夏鱼点点头又说,“吃午饭没有?” 李小虎脸一红,摸着头笑道,“没呢。” 他倒是把夏老板说的“不介意迟点吃中午饭的话就管两顿饭”这件事情记得清楚。 小虎在外面打工时间不短了,也知道有些老板爱说场面话,说了之后找他兑现他又心里不舒服。 但是一顿午饭少说八块钱,既然夏老板说了,不管怎样还是得来找他兑现的。 夏鱼当然不是这类人。 他放下手里的活,非常认真地对小虎说,“从今天开始,上班时间不许摸头,你是厨师啊,摸头不怕把头发摸到菜里去?” 说罢就递给他一顶帽子,小虎接了,然后戴上了。 夏鱼又给了他一块前腿肉说,“来,切个带肥肉的肉丝。” 李小虎接过那肉,放到案板上。 “我切肉丝不行呀老板。” 夏鱼笑了一下,他自己手里刀都没有停下来,却抬起头来说,“现在切不好不要紧,多切切就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