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碰了,那就是血海深仇,哪怕师徒情深,也能当场翻脸不认人。 有一部分能碰,这一部分是养殖作业,投多少料就得出多少肉,要是不合格,平时成绩先扣一半…… 梅老师一出现,守池塘那个管理员大叔马上就给负责池塘的指导老师打电话,“喂,梅教授又来帮你检查作业啦……” 夏鱼在后面看着,梅老师那样子,怕不是天天来检查作业…… 捞鱼、上秤、检查单子,签字确认,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梅老师这个大厨家好啊,想要什么食材,直接去检查作业就好了…… 过几年技术再进步点,估摸着天上的龙肉都要成他作业的一部分。 …… 这边夏鱼和梅老师备齐材料,那边陆老师就来了。 陆子夫五十多岁,是个清瘦的中年人,隔着老远就把夏鱼认了出来。 夏鱼上一次见到陆老师,还是毕业典礼的时候。 小老者其实也很风趣幽默,跟梅老师一样难得的是,已是教授了,给他们本科生上课依然很认真。 讲到古典文化,那更是旁征博引,妙趣横生。 所以他很受同学们的尊重。 他一来,就跟夏鱼寒暄了一番,直夸夏鱼长帅了,成熟了。 梅老师则在一边打趣,“夏同学,你这个老师也是资深‘美食家’。” 陆子夫笑道,“我算什么美食家?” 梅老师就解释了一遍—— 原来陆老师一般不开饕餮,大部分时候粗茶淡饭,偶尔才吃一顿华丽的美味。 梅老师就评价,“陆先生,箪食瓢饮的典范呐,天天白饭素菜配点肉蛋油盐就吃了,还有滋有味,你说他是不是美食家?” 陆老师不置可否。 梅老师仍说,“粗茶淡饭能吃出滋味来,这是真本事。” 饭里没滋味,那滋味当然从生活里来咯。 白水煮细面,猪油拌米饭,也不见得就多寡淡。 哪怕煎个鸡蛋撒点椒盐,早上起来,也算是原汁原味的美味。 聊着聊着,夏鱼没声了,低着头打理着手里的材料。 两位老师也不说话,认认真真站在一边观摩。 这道清蒸鲥鱼配合着江心北湖饭店流传出来的那个故事一起,早成了江海市厨师圈里的一个传说。 但没有人来找夏鱼讨教。 夏鱼从不在公开场合售卖和标榜这道菜的原因也很简单——这道菜的过人之处只是鲜味妙绝,仅此而已。 换句话说,性价比太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