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掌柜闻言大喜:“多谢老丈支持。” “这煤炉是五两银子,煤球一个是二十文。” “承惠,一共九两银子。” “您是本店的第一位客人,再送您十个煤球……” “满十两银子,小店就提供城内送货并上门指导使用的服务,您看您这已经九两银子了……” 灰衣老者立刻点头:“那就再来五十个煤球。” 正好十两银子,可以送货上门,还指导使用。 有人看不下去,劝老者:“你这老丈真是傻,就这点东西要十两银子……” “你烧一年柴火哪里需要十两银子?” 京城就算物价贵,一个寻常小家庭,一年的柴火有五六两银子也够了。 灰衣老者冲对方点点头,也不反驳,只是解释起来。 “家中老妻病了,买的小丫鬟贪睡贪玩,熬药总是打瞌睡,火一会儿就灭了……” “药效不够,老妻病总好不起来。” “大夫说了,还是要好好看火……” “我夜里守着老妻,白天再强打精神熬药……实在顶不住了。” “这煤炉能叫我少操心,就相当于救我和老妻的命了,哪里是几两银子比得了的?” 这话一说,大家就都理解了,都有了惺惺相惜之意。 “也是,贵一些的药一副就要好几两呢!” “如果能够不用看火就把药熬好了,早点病愈,就是多费些炭火银子也值得……” “再说,也不用成日用这个,熬药的时候再用嘛……” “唉,你家老太太不也经常要熬药?我看你也该弄一个……” “是是是……” 于是又有几个人上前买。 场面一打开,大家就有了第一个共识:这东西不用看火,用来熬药特别合适。 这时候,一个婆子上前:“我家主子经常要吃炖燕窝,总是隔水放在灶上热着的……” “这个比炭实用,我买一个,给主子炖补品……” 主子说不定还会奖赏一笔呢! 众人一想,确实如此。 一些需要长时间炖煮的补品,用这个火力肯定更稳定。 这时候工部尚书府和户部尚书府的人都来了。 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工部和户部的侍郎、主事家。 这是跟自己奖金息息相关的买卖,头儿发话了,第一日,相关部门的领导都要出面支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