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您是面包厂的?”李加一惊讶的问。 “对,我是面包厂食堂主任,我姓刘,你到面包厂直接找我就行。” 城西面包厂并不大,职工也就几百人,所以也只有一个食堂,这倒是好找。 李加一想跟面包厂有联系,但并不是卖给他们肉,而是空间里的鸡蛋。 别看现在面包厂挺欢实,等到明年,估计想生产面包都困难。 不但因为粮食问题,面包厂吗!粮食再困难,原材料还是有的。 但一样东西肯定有困难,那就是鸡蛋,饭都吃不上了,也就不可能有人养鸡。 没有鸡,哪来的鸡蛋。 这位刘主任,倒是可以维持着关系,说不定到时候就用上了。 刚过四点,他准备的三百五十斤肉就卖完了,说卖完就走,那么绝对不拖拉。 不过回城以后他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西单市场。 西单市场是国营,在这里买东西需要票,买菜需要菜票,买肉需要肉票。 李加一来到这里以后,直奔卖鸡的地方。 卖鸡的是一名中年妇女。 “大姨,这母鸡怎么卖的?”李加一问。 “母鸡一块,一斤半肉票。” 鸡的价格他大概是知道的,之所以过来问问,主要是看买鸡需要多少肉票。 母鸡之所以这么便宜,也是有原因的,这个年代基本上都是那种长不大的芦花鸡。 最大能养到三斤就不错了,而且还是下功夫养的,要不然根本就长不到三斤。 “大姨,公鸡多少钱?” “公鸡一样。” 公鸡要比母鸡大不少,但价格一样,这就说明还是母鸡值钱一些。 弄清楚需要多少肉票以后,李加一也离开了西单市场。 因为知道要用多少肉票,那么他就可以给鸡定价。 他倒是可以直接看鸽子市上的鸡卖多少钱,但那没用,因为他空间里养的鸡,要比外面卖的这些大多了。 母鸡差不多有五六斤重,公鸡更是达到七八斤,现在知道价格和需要的肉票,那么定价也就知道了。 等李加一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就听到有人在谈论他爸买自行车的事。 也是,这个年代,买一辆自行车确实算是大事了,有人谈论也正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