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尚秋兰以实相告-《观火》


    第(2/3)页

    “和老婆离婚以后,尹大平有没有找过女人呢?”令狐云飞适时将话题拉到正轨上来了。

    “没有,尹大平出生在新疆,从小读书很认真,也肯上进,但不知何故,后来辍学了,随父母回到崇明以后,一直找不到正式的工作,不喝酒的时候,通情达理,只要一喝酒,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像他这样的人,没有女人会喜欢。”

    “我们听说尹大平坐了三年牢,他是什么时候出狱的呢?”

    “是一九八六年初,具体时间是?彭主任,你女儿是一九八六年几月结的婚?”

    “我女儿是一月结的婚。我想起来了,尹大平是一月出狱的。”

    “请你们好好回忆一下,尹大平回来以后,有没有再出去过呢?”

    “出去过,出狱后,他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出去了。彭主任,我说的对不对啊?”

    “不错,尹飞鹏说他到上海做生意去了。”

    “尹大平出去了多长时间?”

    “时间比较长。大概有两三个月吧!”

    “不错,是有两三个月。”彭主任附和道。

    “尹大平自从出狱之后,前后一共出去过两次,说是到上海做生意,但两次都没能在上海站住脚。除了这两次,尹大平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崇明岛。”徐海初回忆道。

    姓马的前后两次进住157号。一次是一九八六年五月——七月;第二次是一九八七年。

    “您还能记得尹大平第二次到上海去的时间吗?”

    “第二次到上海的时间,不是一九八七年,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

    “时间大概有多长?”

    “也就两三个月吧,具体时间,我记不得了。在尹大平离开的日子里,他爹经常念叨儿子,他母亲每天都翻日历。夫妻俩牵挂的很。”

    “尹大平到上海去,尹飞鹏夫妻俩是什么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

    “他们不想让尹大平到上海去,但尹大平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他一心想拼命赚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坐牢的时候,爹妈到监狱去看她,给他钱,他一分钱都不要,还让父母不要花钱买东西,他说在里面什么东西都有。”

    “他在外面脾气不好,但对父母的话从不违逆。找不到工作的时候,他就到菜市场去摆摊子给人拔牙镶牙——他不想给父母增添负担。”

    徐海初接着道:“大平也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孩子,街坊邻居犯牙病找他看,他从不收钱。”徐海初自觉有些离题,迅速将话头牵了回来,“我扯的有点远了,尹飞鹏两口子是不希望儿子到上海去找工作的。”

    “徐师傅说的对,夫妻俩一直不赞成儿子到外面是闯荡,”彭主任插话道,“女儿尹晓平已经不在身边,身边就剩下大平一个孩子,尹飞鹏一见到我,就跟我提帮他儿子找工作的事情——尹大平坐过牢,夫妻俩怕儿子再出事。”

    彭主任接着道:“我也帮他找过工作,可尹大平人野心大,干不了多长时间就把工作给辞了。这孩子眼高手低,说句不中听的话,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第二次到上海的时间,大平他妈肯定知道,你们可以去问问她。那是一个非常老实本分的女人,他会跟你们说的。”徐海初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