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车老太回忆往事-《观火》


    第(2/3)页

    五年前,这把金锁竟然挂在了兰远菊儿子的脖子上,这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老太太除了认出金锁之外,还说了一些题外话:她和车仁贵的婚事是老爷太太一手操办的,单金银首饰,老太太就给了两匣子,她出生在一个穷人家,父亲是一个穷愁潦倒的私塾先生,她在做姑娘的时候从没有戴过金银首饰,她只想相夫教子,安安稳稳地守着男人过日子,那些首饰,她从来没有碰过,后来,那些首饰成了车仁贵的囊中之物——并且越来越少。

    “也包括那把金锁吗?”

    “不包括金锁,仁举兄弟出事以后——老太太过世以后,金锁落到了我男人的手上。”

    “大娘,您跟我们说说车仁举的情况,好吗?”

    “老天爷不长眼啦?”

    “大娘何来此言?”

    “那仁举兄弟是一个大好人啦,他和老爷太太一样,菩萨心肠,仁贵是过继到车家来的,可仁举兄弟从来没有把我们当外人,他把车家托付给我男人车仁贵——如果不把仁贵当做亲兄弟,他能跑到东洋去留学吗?”

    赵子蒙想知道的不是这些:“大娘,请你说说车仁举出事前后的情况。”

    虽然顾所长也提到车仁举的情况,但只是一些旁枝末节。

    “这——我倒可以说一说,仁举兄弟回来养病,是我亲自伺候的他,仁举刚回来的时候住在乡下——他外公家——在花旗营。”

    总算出现了旁系亲属。

    “车仁举是哪一年回来的呢?”

    “是解放前一年。她先在花旗营——他外公家养了一个多月,之后才接回来,一直是我伺候他的饮食起居。包括在花旗营养病。”

    “是车仁贵让我去的,那时候,他对仁举兄弟很好。老爷太太本来是准备派其他人去照顾仁举的,是仁贵提出让我去照顾仁举兄弟的。老爷太太很高兴,由我去照顾仁举兄弟,老爷太太特别放心。”

    “老爷太太为什么要把车仁举放到乡下去养病呢?”

    “仁举在国民党里面做事,老爷太太不想让旁人知道。当时,风声不好。”

    “什么叫风声不好?”

    “刚开始,仁举在国民党那边做事,还很有出息,老爷逢人便说,可到快解放的时候,他就绝口不提仁举的事情了——别人要是提的话,他就把话题岔开。”

    解放前夕,政治形势越来越明朗,蒋介石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不得不从南京退守重庆,最后跑到台湾去了,当时,在国民党部队里面做事,就和到山上当土匪一样,同样为人所不齿,很多曾经在国民党的部队里面做过事情的人都将那段光荣的历史隐瞒起来了。

    事实证明,这些人确有先见之明。在激荡岁月里,很多出生不好,历史上有污点的人都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游街——潘广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车仁举消无声息地离开国民党,恐怕有这方面的原因吧!

    “车仁举一回来,老爷太太就把中厅墙上挂着的所有和仁举有关的照片都收起来了。”

    “为什么要把车仁举的照片收起来呢?”

    “那些照片是仁举在日本留学和在国民党部队里面做事时的照片,过去,那些照片是老爷和太太的骄傲,仁举一身戎装,腰挂长剑,很是威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