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冷月点了一下头。 “静平是怎么走出庵门的,你能走一遍给我们看看吗?” 冷月走到东边的长廊上,然后走出长廊,沿着长廊前边一条石板路朝庵门走去。 赵子蒙朝冷月招招手,冷月返回到井沿上。 “静平住在西禅院,她应该走西长廊才对啊!” “静平伺候慧觉住持的饮食起居,她有时候睡在静幽院。” 要想有深入的了解,就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渔网里面的鱼是慢慢浮出水面的。 “你是说静平自从伺候慧觉住持以后,很少睡在西禅院吗?” “是的。她走东长廊,这就说明她是从静幽院来的。” “我再问一遍,你看清楚静平的脸了吗?” “没有,当时,天刚刚亮。” “那你是根据什么说她就是静平的呢?” “她的肩膀上背着一个黄颜色的书包,在鸣晨庵,只有她有黄颜色的书包——出家之前,她每次到鸣晨庵来都背着黄书包,看身形,身高,还有走路的样子,就是静平。” “静平有多高?” “和这位同志差不多高。”冷月望着林狄道。 林狄的身高在一米六零左右。 “静平走路的样子和别人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她走路喜欢低着头,速度也比别人快,寺院的僧尼平时走路的速度都比较慢。 冷月所言非虚,同志们进寺以来,他们所看到的僧尼,走路都是慢吞吞的。 “你每天早晨都到水井上来吗?” “是的,每天早晨,在早课之前,我必须把所有的法器擦洗干净。” “当时,庵门是关着的,还是开着的呢?” “是关着的。我看着她打开庵门,出去以后又关上了庵门,我就是被开门的声音吸引过去的,书包就是在开庵门的时候才看到的。” “萧路含,你去试试看。” 萧路含走到庵门前,先将庵门关上,然后插着门杆。最后提起门杆,打开一扇门。 开门的声音很大——笔者指的是门轴在门窝里面转动时发出的沉重而有份量的声音,人站在井沿上,能清晰地听到开门声,早晨应该更清晰。 和冷月分手之后,五个人去了静幽院。 同志们走进圆门的时候,从竹林中的小路上走过来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尼姑:“住持正在禅房里面恭候大家。” 西边的工地上传来铁锤敲击铁钉的声音。 慧觉住持非常客气,她正躬身站在禅房的门口迎接大家。 “福田,你在院外守着,没有我的传唤,任何人不得打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