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枚导弹再次点火了!” 再次点火! 这短短的一句话,直接让在场的这些将军们噌地一下站了起来。 洲际导弹,在进入太空之后就会关闭发动机,利用惯性进行滑翔,等到了一定的区域就会再次点火,调整姿态,然后加速进入大气层。 现在再次点火,那就意味着导弹已经彻底进入攻击区域,再次点火调整姿态。 换而言之,再过几分钟,那一枚导弹就有可能击中目标。 想到这里,怀特连忙拉开椅子,走到大显示器面前,盯着显示器上的雷达画面,想要说两句。 可是等他站起身,却又发现自己看不懂那些数据。 好烦! ………… 兰陵,火箭研发中心。 控制室内,一群人紧张有序的忙着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在眼巴巴的看着雷达上显示的画面。 随着一级推进舱脱离的指令输出,雷达上出现了两个目标,后面的目标,就如同被丢掉的鸡蛋壳一样,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缓缓落向下方。 而前面的目标,依旧带着高热能量,继续朝前方进发,在缺少大气的低层太空,速度也越来越快,快到让人觉得离谱。 随着第一级推进舱成功脱出,同时关闭发动机,进入滑翔状态后,在场的人忍不住欢呼起来。 短暂的欢呼过后,他们又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继续等待第二级脱离。 终于,再次点火过后,第二级推进舱舱开始脱出。 第二级的推进舱,脱离的距离相对于第一级更远,速度也更快,信号反馈也需要更加的及时。 这是在场这些人的第一次,只要这一关过了,那接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 指令一条接着一条的输出,通过信号发射基站,发到太空,然后又经过太空的卫星,传达到极速狂奔的导弹控制器里。 慢慢的,第二级推进舱也分离成功,就只剩下第三节推进舱,以及最后的战斗部。 第三节推进舱和战斗部是一体的构造,在第三节点火之后,速度再次加快,同时,推进舱左右的喷孔开始喷射火焰,开始调动导弹的姿态。 只是在速度提高的前提下,这一切的操作都变得很难。 “三级点火成功,准备机动,再次进入大气层!” “角度调整成功,即将进入大气层,当前弹头速度23马赫!” “准备随时进入黑障!” 黑障两个字一出口,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打起了精神,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面前的设备,同时还有各个传感器的信号灯。 一旦这些设备上显示的数据不正常,或者传感器的信号灯没有正常闪烁,那就要准备遥控引爆弹头。 很快,黑障到了。 在弹头的速度达到23.1马赫的时候,雷达显示器上,关于弹头的信号消失,什么也没剩下。 刚刚还如同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的弹头,直接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好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下一秒,又是一个声音响起。 “准备方案二,启动备用设备连接弹头!” 在弹头进入黑障的一瞬间,第二套预案启动,所有人都按照预案预定好的步骤执行。 10来秒后,来自弹头的信号重新出现在雷达显示器上,同时雷达也显示了这枚弹头的速度,26.8马赫。 看到信号出现,又再一次确认那枚弹头依旧在黑障区内,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所谓黑障,就是一个简单的字面意思。 当卫星航天飞船洲际导弹等空间飞行器,以极高的速度再入大气层时,飞行器和周围空气摩擦,会产生高温。 高温会使飞船周围的空气电离形成等离子体,从而屏蔽来往的电磁波信号。 而在地球正常的大气作用下,黑障的临界速度值,是23马赫。 低于这个速度,导弹飞行不会产生黑障,高于这个速度,就会产生黑障,从而导致设备信号连接中断。 而黑障一旦发生,飞行器就会从雷达,还有各种信号设备上消失,并且意味着即将击中目标。 信号连接成功,林语松了一口气,又等第三级弹头往前跑了一会儿,他向着导弹小组的负责人轻轻一点脑袋。 导弹小组的负责人秒懂,抓起面前的话筒,吩咐道:“准备变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