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每辆车,我们配置了120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这些炮弹,足够将一个小阵地摧毁。” “因为采用的是后方装填炮弹,所以这辆车的使用人员,可以缩减到三个人。” “我们一个标准的步兵班是10个人,三人一辆车,还能剩下一个人来当通讯兵。” “当然,剩下的那个人也可以不当通讯兵,也可以用来掩护队友。” “这边请!” 在林语的带领下,一群人来到了防空导弹车旁边。 不大的防空导弹车上,已经架起了六发防空导弹,而靠近驾驶室的位置,还有六发防空导弹静静地躺在那里。 “便携式石墨导弹防空车,采用雷达自主搜寻和辅助激光制导两种方式,可以更好的修正路线,击中目标。” “发射完一轮想要进行更换也非常方便。” “只需要打开这里的卡扣,拧动发射架这里的内六角卡榫螺丝,就可以把发射架拧松,将单独的发射筒从里面取出来。” “而拆卸用的内六角梅花扳手,我们在发射架上配置了两把,主副驾驶下方各有两把。” “还能当近战武器。” 介绍完,林语爬上小车,在发射箱底板下面一阵摸索,随手就摸出两把扳手。 正如他所言,两根一尺多长的内六角扳手,拿在手里的确可以当成近战武器。 说话间,他已经将一个发射筒拆了出来,扛在了肩头上。 “拆下来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这发射筒没有扳机,也没有点火装置,我们该怎么点火呢?” “这就是个问题了!” “这时候,我们只需要将内六角扳手插到发射筒尾部,这里有个贴纸,这里面是一个内六角螺丝。” “拧一下。” “再转一下,这里还有一个螺丝,总共四颗螺丝,拧掉之后,我们就可以打开发射筒,将防空导弹取出来。” “然后,107火箭弹怎么发射,这东西就可以怎么发射!” “头部的雷达在到达一定速度之后就会自动激活,然后找空中最近的大型目标进行打击。” “打不到就会自爆!炸了就是满天的石墨粉,谁在地面用电子设备谁倒霉!” 展示一番,他又将发射筒装了回去,整个流程不超过五分钟。 防空导弹车旁边,是反坦克导弹车。 和防空导弹还放在发射筒里不同,这些反坦克导弹的待遇,就要粗糙许多。 6枚大约10公分粗细,一米多长的反坦克导弹,就这样放在了发射架上。 发射架采用四脚支撑,带着六枚反坦克导弹,斜斜地指向另一个方向。 林语再次爬上车,用力拍了一下绿色涂装的反坦克导弹。 “从红箭-8改造来的反坦克导弹,装药是CL20,足足有6千克,有效射程4公里,采用红外激光制导,可以做掉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坦克。” 站在反坦克导弹车上,林语又抬手指向他左手边的车。 “107火箭炮车,这东西不需要我多介绍,24发的发射巢,车厢里还有额外48发。” “89式12.7毫米重机枪车,两挺12.7毫米89式重机枪,每一挺机枪配置三根枪管,1000发89式穿甲燃烧曳光弹。” “什么狗屁碉堡沙袋,在这东西面前,都是垃圾。” “全地形运输车,和其他火力支援车用的是同一个底盘,6x6驱动,发动机中置,可爬25度的坡。” “1mx1m的沟渠可以轻松穿过,至于载重量,是一吨。” “满载前提下,以我们脚下的草原为例,可以轻松跑到70公里每小时。” “普通压实过的道路,可以轻松上到90公里每小时。” “50升油箱,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作战要求。” “至于没有驾驶室这一点,在正面战场攻坚的时候,驾驶室,有时候反而是个累赘。” 林语的话,让测试员们陷入了沉思,稍微犹豫片刻,几人各自爬上车,开始按照指点,启动火力支援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