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每个人的回答都掷地有声,都铿锵有力,把这些声音听在耳朵里,林语连连摆手,问道: “来之前,知道你们的目的吗?” 提及这一点,几人眼睛里闪过一丝疑惑,互相看了看,随后,卢青云站直身体,说道:“报告,不知道!” 声音有点大,林语听在耳朵里,既感到欣慰,有感觉有些无奈。 用手抹了一把脸,轻声说道:“你们的任务,就是训练人。” “然后,你们在训练中,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他们的宗教,我已经和他们交流过,一般性的问题,直接略过。” “重点问题,告诉我,我来处理。” “伱们的工作津贴,由我这边直接发放。” “对外,你们就是我们莱茵建筑旗下的工作领班,记住这一点。” “平常在教学之余,你们也需要学一点施工知识,用来应对一些突发情况。” “最后,让我们为搞死阿美莉卡而加油!” 说着,他右手捏成拳头,背面朝上,向前伸出,丁顺几人不带一秒钟犹豫,右手跟着捏成拳头递出,六个拳头碰到一起,碰一下,随后散开。 该叮嘱的话叮嘱完,林语也不再啰嗦,直接让康世凯带人下去休息。 转过头,拿起电话,给罗兹发了条短信: 【工人已经到位,装修何时开始?】 两三分钟后,罗兹的回复到了。 【随时可以!】 看着手机里的文字,林语随手删除短信,将手机扔到一边,躺床上开始休息。 奠基仪式搞完,伊拉克的布局就做完了。 该好好的捅一刀以色列了。 ………… 奠基仪式现场就在海边,早上十点开始,为了安全着想,重建委员会并没有放开现场,只允许一些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参加。 所以现场显得有些冷清。 但冷清的现场,却无法掩盖记者们的欢呼。 “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巴格达电视台为您转播的新闻,我现在的位置,就是南部边境小镇乌姆盖斯尔。” “而我背后,就是我们巴士拉港重建和扩建现场。” “在几个月前的战争中,这里几乎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 “重建需要资金,而我们作为一个石油国家,唯一能够拿出来的东西就是石油。” “这个港口建成,可以让我们的石油吞吐量大幅度提升。” “同时,也能提升我们的货物进口效率。” “来,大家跟着我的镜头过来!” 记者把摄像师带到奠基仪式中心,将镜头对准站在中间的两人。 “在镜头下的两人,年轻人,是来自华夏的承包商,莱茵工程建筑林语林先生。” “他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在战乱中,义无反顾地来到伊拉克,用比其他承包商低很多的价格,接过了我们的建设任务。” “为我们节省了很多钱,在他的规划中,这座港口,将会成为伊拉克最年轻的城市!” “镜头在跟着我过来一下,看到旁边站得整整齐齐的队伍了吗?” “那是巴士拉港口的建设工人。” “我们在12月12日完成竞标,官方在15日签署合同。” “但是今天,1月1日,两千多名工人就抵达了现场!” “这是多么快速而且强大的动员能力!”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这位林先生,他,是真心实意,愿意帮助伊拉克重建。” 镜头下,林语和易卜拉欣手里拿着铲子,一左一右,如同两个门神一样站在石碑面前。 一米多高的石碑上,用朱红的颜色,用阿拉伯语和汉字双语写着文字。 巴士拉港。 两人脸上布满笑容,十分有礼地看向周围的人。 拍了一会儿照片,林语转过身,左手拿着铲子,右手伸向易卜拉欣,易卜拉欣也做出同样的动作。 第(1/3)页